文档详情

树突状细胞(DC)培养攻略.pdf

发布:2025-03-11约1.18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命科学一站式供应商

树突状细胞(DC)培养攻略

1973年,美国Rockeller大学Steinmen和Cohn首先从小鼠脾细胞的分离中发现了表面具有很多树枝状的突起

的细胞,将其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DC细胞作为免疫前线的指挥官,是目前所知的机体内功能

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一个DC细胞能够激活100-3000个T细胞,是巨噬细胞和B细胞的100-1000倍[1]。DC细胞

通过处理肿瘤抗原并将其呈递给T细胞,将先天性免疫与适应性免疫联系起来,从而启动抗肿瘤免疫,因此DC细胞是

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接下来小优会从DC细胞来源-诱导分化与培养-鉴定-热门研究四个方面带大家通关DC细胞的培养!之前小优也给

大家介绍了《免疫卫士-T细胞培养攻略》,小伙伴们按需查看呦。

PART1

DC细胞来源

DC细胞是起源于骨髓并居住在外周和淋巴组织中的淋巴样或髓系细胞。大多数DC由共同DC祖细胞(CDP)生

成,CDP在FLT3L诱导下最终生成为cDC和pDC;一部分也会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单核细胞,在GM-CSF和IL-4的

诱导下产生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DC[2]。

所以体外培养的DC细胞来源可以是骨髓、外周血的单核细胞诱导生成;或骨髓、外周血来源的CD34+HSC骨髓

多能造血干细胞诱导生成;或从血液、组织等样本中直接分离。其中,外周血中CD14+单核细胞获取较为便捷,诱导

生成Mo-DC细胞是最经典的方法,不过Mo-DC无法再循环至淋巴结,并且与淋巴组织驻留树突状细胞(LT-DC)存

在差异[3];CD34+HSC细胞不太容易获取,但可以诱导生成pDC、cDC1和cDC2;而直接从样本中分离获得的DC

细胞最接近体内真实情况,不过产量一般比较低。另外一种新颖的DC细胞来源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胚胎干细胞

ESC也可诱导成DC细胞:iPSC分化成CD34+的造血干细胞后,通过添加GM-CSF、IL4、TNF-α、OK432的培养体

系,可以分化成树突状细胞(iDC),iDC可以直接在iPSC上基因编辑导入特定抗原基因,从而大大缩短DC孵育抗原

并递呈给T细胞的时间[4]。当然,也可以直接购买商品化的DC细胞(比如lonza),方便快捷,品质有保障。

上海优宁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正向善向上

生命科学一站式供应商

图1小鼠树突状细胞发育图谱[2]

△点击放大图片

部分相关产品:

货号产品名称加入购物车

130-100-629MonocyteIsolationKit(BM)

130-046-702CD34MicroBeadKit

130-050-201CD14MicroBeads

130-096-537PanMonocyteIsolationKit

130-090-879StraightFrom®WholeBloodCD14MicroBeads,human

130-091-379BloodDendriticCellIsolationKitII,human

130-097-240Diamo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