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课件概要1.ppt

发布:2017-07-10约5.1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四)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中心,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切实落实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落实股权期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落实科研经费和项目管理制度改革,让科研人员不再为杂事琐事分心劳神。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体系。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定能成就创新大业。 5、按劳分配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 ) 6、按劳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 5.×按劳分配是效率与公平的兼顾,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体现了效率,但也体现了公平。 6.×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突破核心考点 链接社会热点 突破核心考点 链接社会热点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热烈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按劳分配 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 劳动报酬 在初次分配中 物质前提 促进社会公平、 改善人民生活 资源合理配置 经济发展水平 财政盈余 无偿性 固定性 欠税 抗税 1.偶考点: 按劳分配的必要性和意义 预算和决算 违反税法的行为 税收的种类 2.常考点: 分配方式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与支出 税收的基本特征 3.高频考点: 收入分配的公平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财政的作用 [核心突破 融会贯通] 1.认识我国的收入分配方式 分配方式 ①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 劳动所得 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非劳动所得 主要来自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排除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注意: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公有制经济中按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疑误排查 清除盲点] 1.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  ) 2.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 3.扶贫标准的提高,促成了合理有序分配格局的形成。(  ) 4.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 提示 1.× 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会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性质。 2.× 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性措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3.× 扶贫标准的提高,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口。 4.× 收入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于提 高效率。 核心考点一 个人收入的分配 1.(2015·山东文综,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解析 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可以直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水平,但并不意味着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优化,排除A;国务院决定提高医疗补助标准,属国家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不是健全初次分配机制,排除B;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加大了再分配的力度,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C符合题意;提高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是财政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属于货币政策,故D错误。故选C。 2.[2014·海南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A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重点知识 (2)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知识角度 具体措施 效率与公平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维护公平的根本措施在于大力发展生产力 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