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学物理教学资料》第10章光的干涉.ppt

发布:2017-02-18约4.44千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程差 例:双缝干涉中,入射光波长为?,双缝至屏的距离为D,在一个缝后放一厚为b的透明薄膜,此时中央明纹处仍为一明纹,求该明纹的干涉级。 S1 S2 d D X O P nb O 解: 例: 杨氏双缝实验,用透明片遮住上缝,发现中央明纹向上移动了3个条纹,已知该片折射率为1.4,求该片厚度。 利用光的干涉可以测量与光波波长同数量级的长度 P S1 S2 0 1 2 3 解: 10.6.2 薄透镜的等光程性 平行光波A、B、C到达F点后, 各光线光程相同,相差为0,干 涉加强 平行光通过透镜后,光线会聚在焦点,形成一亮点。 在焦点处各光线是同相的。 透镜可改变光的方向,但不附加光程差 地面彩色油膜 肥皂泡上的彩色条纹 扩展光源的干涉: 10.7 分振幅干涉 薄膜干涉 两条光线是从同一条入射线分出来的,所以它们一定是相干光 光的能流与其振幅平方成正比,所以这种干涉称为分振幅干涉 10.7.1 薄膜的等倾干涉: 这两种情况可以不考虑附加光程差。 因而,光线b2与b1光程差为: 因而,光线b2与b1光程差为: 薄膜干涉加强和相消的条件为: 光线b2与b1光程差为: b2 b1 b3 b1’ b2’ 3、透射光b’1,b’2的相干情况与反射光 刚好相反,如果反射光加强,则透射光 减弱。这是由能量守恒决定的。 透射光的相干加强和相消条件 明纹 暗纹 增透膜和增反膜 利用薄膜干涉可以提高光学器件 的透光率 . 取 (增强) 氟化镁为增透膜 例 为了增加透射率 , 求氟化镁膜的 最小厚度. 已知 空气 氟化镁 , 减弱 解 则 2 3 玻璃 解 (1) 例 一油轮漏出的油(折射率 =1.20)污染了某海域, 在海水( =1.30)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油污. (1) 如果太阳正位于海域上空,一直升飞机的驾驶员从机上向下观察,他所正对的油层厚度为460nm,则他将观察到油层呈什么颜色? (2) 如果一潜水员潜入该区域水下,又将看到油层呈什么颜色? 绿色 (2) 透射光的光程差 红光 紫光 紫红色 10.7.2 等厚干涉 光入射到厚度不均匀的透明介质薄膜上 当 i 保持不变时,光程差仅与膜的厚度有关,凡厚度相同的地方光程差相同,从而对应同一条干涉条纹 等厚干涉条纹的形状取决于薄膜上厚度相同的点的轨迹。 如轨迹为一直线,则干涉条纹为一直线;劈尖干涉 如轨迹为一圆,则干涉条纹也为圆环;牛顿环 当光垂直入射时, 劈尖薄膜的干涉 劈尖:夹角很小的介质薄片或薄膜 ? 反射光2 e ? n? n? n 反射光1 入射光(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 (设n n? ) 等厚条纹是一些与棱边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直条纹。 在棱边处 ?d dk dk+1 k级明纹 k+1级明纹 相邻明纹厚度差 d=0,由于半波损失而形成暗纹。 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 为: 当角度很小时, 当波长一定时,劈尖角越大,条纹间距越小,即条纹越密; 当劈尖角大于某一值时,则干涉条纹将无法分辨。 k级暗纹 相邻暗纹厚度差 明纹 暗纹 10.7.3 等厚干涉应用 1.测量方面 (1)测薄膜厚度。测某基板上镀膜厚度,先将其腐蚀为劈尖形,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就可以计算薄膜厚度 波长为 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折射率为n2的劈尖,如图,设n1n2n3,从交棱o开始向右数,表面为第五条暗纹,求膜厚。 n1 n2 n3 明纹 暗纹 第5条暗纹 O k级明纹 解一: 薄膜 基板 交棱o处,d=0,明纹 k=0 为第一条暗纹,…k=4为第五条暗纹 即: (2)测细丝直径 解二: n1 n2 n3 明纹 暗纹 第5条暗纹 O k级明纹 L D 例 为了测量金属细丝的直径,把金属丝夹在两块平玻璃之间,形成劈尖,如图所示,如用单色光垂直照射 ,就得到等厚干涉条纹。测出干涉条纹的间距,就可以算出金属丝的直径。某次的测量结果为:单色光的波长? =589.3nm金属丝与劈间顶点间的距离L=28.880mm,30条明纹间得距离为4.295mm,求金属丝的直径D? L D 相邻两条明纹间的间距 (3)测量微小厚度的改变 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之间的距离 为: dk dk+1 干涉条纹向干涉级低的方向移动 * 一、 光的本性 第三篇 波 动 光 学 牛顿的微粒说: 光是由光源发出的微粒流。 惠更斯的波动说:光是一种波动。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首先利用双缝实验观察到了光的干涉条纹,从实验上证实了光的波动性。 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从他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