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中度退化草原补播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团体标准
《河北坝上中度退化草原补播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〇二零年八月
1.任务来源
河北坝上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河北省重要的草原基地。
草地不仅是这些地区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涵养水源、防风固沙、
遏制荒漠化进程、维持生态平衡的绿色屏障,同时也是潜力巨大的生物资源基地。但
近年来由于人为和自然等多重因素的作用,草地发生严重的退化,沙化面积不断扩
大,目前,坝上草原区草地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60%以上。草地持续恶化制约
着草地畜牧业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
化,导致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给当地带来严峻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问
题,而且还严重威胁着华北尤其是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
环境支撑区,加快推进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恢复,提高坝上地区生态承载力,2018
年1月15日,受河北省科技厅委托及资助,开展“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与改良技术研究”
项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刘忠宽研究员组织业内专家开展河北坝
上中度退化草原补播技术规程制定。
2.编制目的和意义
河北坝上中度退化草原补播技术规程编制的目的是为河北坝上退化草地修复提供
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为大力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以建设首都水源
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为目的。河北坝上中轻度退化草原补播技术,对于改良
退化草地植被与土壤,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高畜牧业饲养水平,促进畜牧业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编制原则和依据
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
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的编制原则是对草地退化修复措施中补播技术的草种选择、草种组合、补
播时间、补播方式、机械配套等进行明确的规范,同时充分结合河北坝上现阶段草地
退化现状,补播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补播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确保相关术语、评价指
标及技术工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1)范围明确
制定退化草地播补技术规程,需要基于草地退化原因、草地退化程度、草地退化
现状,研究适合现阶段河北坝上退化草地补播具体情况的术语及技术规程。
(2)科学先进
调查分析现阶段河北坝上草地退化现状,进行分类,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关术语及
技术规程,做到准确、规范、合理,系统全面地涵盖草地退化的主要环节。
4.标准编制过程
该标准由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后,成立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
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等组成的标准起草组,于2020年4月获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立项,开展标准的编制工作。
本标准制定之前,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忠宽研究员已对退化草地补播相关内容开
展了多年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团队各位专家常年从事草地退化修复相关
研究,保证了项目顺利进行。
4.1准备阶段
(1)2020年1月,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由相关方面的专家和专业人员组成,
确定编制组成员。
(2)2020年2月至2020年3月,文献调研阶段。
标准编制组认真研究该领域内一切相关的资料。搜集资料的主要类型包括:法
律、法规、标准等权威性文献;教科书、科学论文、科技期刊等学术团体普遍公认的
文献;小册子、报告等常见的,但未必得到公认的资料;术语数据库;术语词汇集、
辞典、百科全书、叙词表;工作组成员和有关专家所提供的口头或书面资料。
对有关于草地补播技术已发表的中英文文献进行了查阅、分析。资料显示,近15
年,退化草地补播相关文献共约200篇,其中包括100余篇英文文章。国内外对退化
草地补播的研究主要在补播机械、土壤耕作、草种组合方面。其中主要研究涉及研究
补播机械方面的约有60篇,研究播补土壤耕作的约有73篇,研究草种组合的约有52
篇,研究补播技术的约有20篇。国外研究多集中在补播机械、土壤耕作上;我国对高
寒草原补播研究较多,对河北坝上草原研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