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钟.ppt
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一、病原菌检测(一)标本采集与运送原则早期、无菌、尽快送检(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1.分离培养2.形态学检查3.生化试验4.血清学鉴定5.动物试验6.药物敏感试验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病原菌抗原的检测酶免疫技术(EIA),免疫荧光技术(IF),免疫印迹技术,对流免疫电泳检测病原菌核酸核酸杂交PCR基因芯片(genechips)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血清学诊断用已知细菌或特异性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有无相应特异性抗体及其动态学变化。若恢复期或一周后血清抗体效价比早期升高4倍或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0102疫苗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重组载体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类毒素12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预防人工被动免疫:主要用于紧急预防和治疗01抗毒素02血清丙种球蛋白其他免疫制剂:IFN-γ,CSF等。03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种类影响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粘菌素影响蛋白质的合成:链霉素(30S),红霉素(50S)影响核酸代谢:氧氟沙星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第三节细菌感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