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原理 第4版 第二章 内燃机循环及性能评价.pptx
第二章内燃机循环及性能评价
ICEcycleandPerformanceevaluation;2-1概述:ICE的基本理论——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内燃机能量转换及传递过程的图解:主要内容ofICE原理;∴改善内燃机性能==能量转换效果:主要体现在完善上
述三个环节上,即:;2.2内燃机的循环理论;ICE实际循环:;二、理论循环类型及评价方法(指标);;影响?t的因素:
?:??,平均吸热温度?,?T?,膨胀比?,∴效率?t?;?及?:a)定容循环:?不变,??,Q1?,Q2?,
Q2/Q1不变,∴?t不变(但Wt?)
b)混合循环:Q1、?一定,??,??,?t?
?和?的比例;2.循环平均压力ptmeancyclepressure:MCP
定义:单位气缸工作容积所做的循环功
?评定循环的做功能力
混合:
定容:
定压:;三、三种理论循环的比较;第2.2节的知识要点:
1)4冲程内燃机实际循环有何特点?
2)4冲程理论循环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3)理论循环的评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4)不同条件下三种理论循环热效率的比较方法;2-3内燃机实际循环及其评价方法(指标);进气流动损失:;汽油机:
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
增压压力:
;2.压缩行程(过程);汽油机:n1=1.32~1.38;混合气越浓,n1越小
柴油机:n1=1.33~1.4;燃烧室表面积/Vc越小,n1越大
;3.做功行程:combustionprocess+expansionstroke;膨胀过程:实现Q1?W的转换的重要环节
理想:均质空气,绝热膨胀
实际:多变过程,取决于传热损失、
泄漏(?)、补燃、工质变化;
用平均多边指数:n2评定多边过程
原则:计算结果初终状态与实际一致;汽油机:n2=1.23~1.30;
膨胀终了:
;4.排气行程;排气终了状态:
汽油机:
;二、实际循环的评价方法=指示指标;2)指示功率:发动机单位时间所做的指示功;2.经济性评价指标
意义:评价为获得W而消耗的能量。
方法:1)指示热效率:获得循环指示功Wi与所消耗的热量Q1(能源)之比,即
2)指示燃料消耗率:单位时间,为获得单位指示功率所消耗的燃料量,即
;由
所以,
汽油机:
柴油机:
;第2.3节的知识要点:
1)实际循环中,各行程都存在哪些损失?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如何表示这些损失的大小?
2)排气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分别表征什么?
3)实际循环的评价指标有哪些?其物理意义?;2-4有效指标——与指示指标的区别;其中,机械损失功率Pm
包括:发动机内部摩擦损失;
驱动附件损失;
泵气损失—进排气损失的一部分;2)有效转矩Ttq:BrakeTorque——驱动或牵引能力
指从发动机曲轴输出的转矩[Nm]
由一个循环(2转)输出的功:We=Pe??t=Ttq?4?/1000
其中,一个循环所需时间
=每行程所需时间??:
所以,
;3)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的有效功。
或
一般,汽油机:
柴油机:
增压柴油机:;4)升功率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