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初探.doc

发布:2017-12-17约3.1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一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初探 内容提要:在2010年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省教育厅出台《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 1.不留书面作业等于没作业。大多数低段学生包括部分家长都认为只有写的家庭作业才是作业,不用写的作业就不是作业,不用做。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学生不做数学家庭作业的坏习惯。面对现状,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少数教师被逼无奈“悄悄”布置书面家庭作业,违背《通知》精神。 2.不留书面作业无法保证成绩。由于当前教育是以考试为检测目的、以书面答卷为主要应试方式来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所以部分家长认为学校不布置书面作业无法保证孩子的学习成绩。为了能让孩子考到理想的分数,他们在家中必须让孩子做题,但又不知道该布置些什么,就胡乱买许多作业训练册、模拟检测卷,硬逼着孩子做,结果可想而知,势必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3.不留书面作业就是给老师减负。少数教师错误地认为,《通知》提出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既是给学生减负,同时也是给老师减负,没有书面作业也就不用批改,何乐而不为?于是要么干脆不留家庭作业,要么形式主义的布置学生自主复习或预习(其实一、二年级学生根本不知该如何复习或预习数学),要么千篇一律的布置每天练口算或背乘法口诀表,时间一长,学生潜意识里认为数学家庭作业无趣而无用。 那么如何设计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呢? 一、设计原则 1.适应性原则 设计的作业难易度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基本做到适合班级的所有学生,同时也能反映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实际水平,即学困生通过努力能完成作业任务,优秀学生想要出色的完成也不容易。如在学习了一上《位置 》一课后,可设计如下作业: 标题:我的学校 要求:①画出我心目中的学校,可以增加学校周边的事物。 ②运用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口头描述自己画的学校。 由于作业要求具有很大的弹性,对于学习成绩中下的孩子要顺利完成作业也并非不可能,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熟悉的“上、下、前、后”等方位词进行简单的描述,如“教学楼的前面是综合楼”、“科学教室的下面是舞蹈房”等。而对于中上的孩子则可以在简单描述的基础上利用更精确的方位词介绍学校及周边环境,如“学生餐厅的西南面有一个圆形池塘”、“在我们学校大约南偏东30度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公园”等等。正因为作业设计时考虑到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给作业要求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所有学生。 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作业是遵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寓知识与技能训练于趣味性活动和游戏之中,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了一上《认识图形(一)》和一下《认识图形(二)后,可布置学生玩搭积木和拼七巧板的作业,“用积木或七巧板搭(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拍下照片),比比谁的作品最有创意”。在学习了一下《认识人民币》后可设计模拟购物的作业等。总之,能让一、二年级的孩子“轻轻松松学数学,开开心心做作业”是我一直倡导的学习和作业方式。 3.生活化原则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数学的价值最直接的体验便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即生活是学习数学,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中的实际,促使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寻求解决问题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 4.发展性原则 随着课改的开展与深入,数学教育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新课标的核心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不能仅仅着眼一课或一时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与训练,更应注重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铺垫,对学生一生的成长负责。如在学习了一下《认识人民币》后通过布置学生查阅中国钱币史、参观钱币馆使学生了解中国钱币的变迁;在学习一上《1——5的认识》和《6——10的认识》时,让学生查阅数字的演变、阿拉伯数字的起源等资料让学生对1至10各数有更深的认识。在设计家庭作业时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文化素养等各方面的培养,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打基础。 二、设计形式: 一、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设计改变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模仿机械练习多、创新探究意识少的作业模式,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创造性和有效性。 1.画图式作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