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pdf

发布:2024-12-26约2.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以及各个季节的特点;

2)了解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各种能源的运用、材料的性质

等;

3)了解地球形状以及地理和天文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

球自转和公转等。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习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安排:

1.第一单元:四季变化

1)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昼夜变化和影响我们生活的四季特点;

2)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2.第二单元:科学探究

1)了解物理和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能量的转化、能源的运用、材

料的性质等;

2)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3.第三单元:地球的奥秘

第1页/共4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了解地球的形状、地球的构造、地球自转和公转等基础知识;

2)通过地图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地理和天文方面的基础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通过创建逼真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科学知识;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讨论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观察教学: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2.实验器材和材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材料;

3.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教学视

频和图片。

五、教学流程安排:

第一课时:

1.导入:用一个图片展示四季的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四季的特点;

2.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实验:进行一个与四季变化有关的实验,观察四季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结束:小组讨论和总结,概括四季的特点。

第二课时:

1.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回忆四季的特点;

2.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了解昼夜变化与四季变化的关系;

3.实验:进行一个与昼夜变化有关的实验,观察白天和夜晚温度的变化;

4.结束:小组讨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昼夜变化的理解。

第三课时:

1.导入:用一个故事情景让学生了解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讲解,了解温度对万物的影响;

3.实验:进行一个与温度有关的实验,观察不同温度下材料的变化;

4.结束:小组讨论和总结,总结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以下课时内容安排类似,选择部分关键课时进行说明)

第十课时:地球的构造

1.导入:用一幅地球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习:通过教师讲解和小组讨论,了解地球的构造;

3.实践:用纸板和颜料制作地球模型,让学生动手制作并了解地球的构造;

4.结束:小组讨论和总结,总结地球的构造。

第十一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导入:通过投影仪播放一个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视频;

2.学习:通过观看视频和小组讨论,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3.实践:进行一个与地球自转和公转有关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观

察;

4.结束:小组讨论和总结,总结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六、教学评价方法:

1.教师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实验

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2.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相互评价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

3.小组讨论评价:通过小组互动和讨论,评价小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