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物理第四章《透镜及应用》单元复习学案.doc

发布:2017-03-16约6.8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物理第四章《透镜及应用》 单元复习学案 郑梁梅中学 于新浪 教学思路: 这节复习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特性、协作性,同时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想突出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及个性化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章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章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要求会画透镜光路图(会聚和发散)。 (3)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分析,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成像规律的应用,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重点: (1)光路图——会聚、发散、成像、光路可逆的光路图。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及等 知 识 梳 理 、 基 础 巩 固 一、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 1、凸透镜成像原理:光的折射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 用 u>2f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f<u<2f U=f u<f 3、凸透镜成像规律总结 实像:①.实像都是倒立的②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③.像与物左右、上下均颠倒(像与物是中心对称图形)④.物近像远像变大(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 虚像:①.虚像都是正立的②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③.物近像近像变小(像与物移动方向相同)④.成虚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问题1:放大与缩小:是 相比较与 而言的; 问题2:变大与变小:是 相比较与 而言的; 问题3:正立与倒立:是 相对与 而言的; 问题4: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5:当在光屏上得到一实像时,如果用不透明物体挡住凸透镜一部分,有什么现象? 问题6:凸透镜向上移动时,像如何移动? 问题7:凸透镜向下移动时,像如何移动? 问题8:烛焰向上移动时,像如何移动? 问题9:烛焰向下移动时,像如何移动? 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照相机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投影仪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放大镜利用物距 ,成 、 的 像的原理制成的。 三、眼睛和眼镜 凸、凹透镜的有关知识点以PPt 形式复习、学生回答 凸透的 成像过程以视频形式并结合实验再现重点问题。 学生一起思考,并让学生讨论回答学案中的问题。 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以视频展示 四、考点扫描 考点一:凸透镜、凹透镜光路图 例1. 完成下列光路图。 例2.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考点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例3.(2013齐齐哈尔)小云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 例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例5.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 考点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