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宏达高中高三地理组
…………○…………内…………○…………装…………○…………
…………○…………内…………○…………装…………○…………订…………○…………线…………○…………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外…………○…………装…………○…………订…………○…………线…………○…………
宏达高中高三地理组
…………○…………内…………○…………装…………○…………
…………○…………内…………○…………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外…………○…………装…………○…………订…………○…………线…………○…………
试卷第 =page 2 2页,总 =sectionpages 4 4页
试卷第 =page 1 1页,总 =sectionpages 4 4页
2013-2014学年度宏达高级中学9月考卷
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
图A示意我国西南某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题。
1.形成图所在区域地形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堆积 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垂直运动
2.图中古城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图6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恩施大峡谷的岩石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 D.丁
4.下列有关恩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C.地壳水平挤压——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D.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5.恩施大峡谷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是
A.RS和GPS B.GIS 和GPR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题。
6.图中内外力作用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B.断裂、褶皱、岩浆喷出、沉积、岩浆侵入
C.岩浆喷出、褶皱、沉积、岩浆侵入、断裂
D.褶皱、岩浆侵入、岩浆喷出、沉积、断裂
7.该地地下洞穴形成的地质作用最有可能是
A.地壳张裂作用 B.地层沉陷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
2011国庆黄金周,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逾63万人次,读“武陵源风光邮票图”,回答问题。
8.武陵源石英砂岩(由95%以上的石英碎屑组成的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成因是
① 地壳上升运动 ② 地壳下沉运动 ③ 流水沉积作用 ④ 流水侵蚀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该地区的岩石类型(按照成因分类)、气候类型、典型植被类型依次是
①沉积岩 ②变质岩 ③岩浆岩
④热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温带季风气候
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温带落叶阔叶林
A.②④⑨ B.③⑤⑧ C.①④⑦ D.①⑤⑧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问题。
10.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 )
A.断层 B.山岭 C.背斜 D.向斜
11.对该景观形成过程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五、综合题
12.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M、P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M____________,P_____________;从地形上看,M处为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图中a、b、c、d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其中环节b为_______________,环节d为______________;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中a、b、c、d各环节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循环;如图中森林被砍伐,则水循环各环节中水量增多的环节是_________(填字母)。(4分)
(3)①处岩石的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