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三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 体受力的关系.ppt

发布:2017-03-26约2.48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三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 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题解法指导 候课要求: 自主诵读实验基本要求和规律方法总结内容 平衡摩擦力 m《 M 【典型例题】 例1.图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砝码盘和砝码质量的大小,使小车在砝码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在砝码盘和砝码的牵引下运动,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砝码盘和砝码,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砝码盘和砝码,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 (2)图是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标出了5个计数点,在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图中数据的单位是cm),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算出小车在2号计数点的速度为 m/s,加速度 a=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44 0.34 (3)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 A.M=200 g,m=10 g、15 g、20 g、25 g、 30 g、40 g B.M=200 g,m=20 g、40 g、60 g、80 g、 100 g、120 g C.M=400 g,m=10 g、15 g、20 g、25 g、 30 g、40 g D.M=400 g,m=20 g、40 g、60 g、80 g、 100 g、120 g C (4)①甲同学在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1.00 0.16 1.00 5 1.25 0.20 0.80 4 1.67 0.25 0.60 3 2.50 0.38 0.40 2 5.00 0.78 0.20 1 小车质量的倒数1/M(kg-1) 小车加速度a/(m/s2) 小车质量M/kg 实验次数 a.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a- 图像,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 1.00 2.00 3.00 4.00 5.00 0.20 0.40 0.60 0.80 ● ● ● ● ● b. 由a-1/M图像,可以得出结论为 。 物体所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成反比 1.00 2.00 3.00 4.00 5.00 0.20 0.40 0.60 0.80 ● ● ● ● ● c. 小车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0.16N 1.00 2.00 3.00 4.00 5.00 0.20 0.40 0.60 0.80 ● ● ● ● ● ②乙同学在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对小车的拉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所示,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小车的质量为 k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 2.0 (5)该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当满足M 》m时,m可或略, ◆当不满足M 》m时,m不能或略, 斜率变小 (5)该实验中,在研究加速度a与小车的质量M的关系时,由于没有注意始终满足M?m的条件,结果得到的图象应是图中的(   ) D (6)某同学通过给小车增加砝码来改变小车的质量M,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的数据,画出a-图线后,发现:当较大时,图线发生弯曲。于是,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进一步地修正,避免了图线的末端发生弯曲的现象。那么,该同学的修正方案可能是 (   ) A.改画a与1/(M+m)的关系图线 B.改画a与M+m的关系图线 C.改画a与的关系图线 D.改画a与1/(M+m)2的关系图线 A 例2. 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使用如图所示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