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高效作业15扩散和渗透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含解析浙科版必修第一册.docx
PAGE
PAGE4
扩散和渗透、质壁分别及质壁分别复原试验
[A级新教材落实与巩固]
1.下列关于扩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扩散使分子分布匀称,直到平衡
B.分子扩散匀称后就不再运动
C.分子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D.扩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解析】分子的运动是时刻不停地进行着的,扩散达到平衡时,分子仍在接着运动着。
2.将人体血液置于质量分数为9%的食盐溶液中制成装片后,用显微镜视察,可以发觉血细胞呈现(D)
A.质壁分别B.正常状态
C.细胞膜裂开D.细胞皱缩
【解析】血细胞所处的环境相当于盐的浓度为0.9%,现将其放入9%的食盐溶液中,红细胞会失水皱缩。
3.在缺医少药的斗争年头,常利用高浓度的盐水对伤员的伤口消毒杀菌,其处理的原理是(D)
A.盐水中的氯有杀菌作用
B.钠有杀菌作用
C.高浓度的盐水中水分少,不利于细菌的生长
D.由于渗透作用,细菌脱水死亡
【解析】高浓度的盐水渗透压高于细菌的细胞质,由于渗透作用,细菌会脱水死亡。
4.将人的成熟红细胞分别置于以下四种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想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A)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
【解析】①图红细胞皱缩,外界溶液浓度①>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②红细胞形态不变,外界溶液浓度②=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③④红细胞吸水膨胀,且④的膨胀程度大于③,故外界溶液浓度④<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内液的溶质浓度。推想这四种溶液的初始浓度关系为:①>②>③>④。故选A。
5.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后,在显微镜下视察到的正确图示是(C)
A.B.C.D.
【解析】紫色色素存在于液泡中,细胞核应当在细胞质中,A、B错误;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别,液泡的颜色加深,C正确;细胞核应当存在于细胞膜以内,细胞质中,D错误。
6.如图中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A.甲图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B.甲图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C.乙图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D.甲图中溶液①和②的浓度差越大,则乙图中的水柱越高
【解析】在乙图中,高出液面的水柱所产生的压力应与渗透压平衡。水柱产生的压力向下,而渗透压差方向应向上,即漏斗内液体浓度应高于烧杯中液体的浓度。
7.下列关于“视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及质壁分别复原”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B)
A.若能发生质壁分别,则细胞不肯定是活细胞
B.质壁分别过程中,细胞的吸水实力越来越强
C.通常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完成该试验
D.质壁分别复原后的细胞与初始状态肯定相同
【解析】若能发生质壁分别,则细胞肯定是活细胞,A错误;质壁分别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越来越高,因此细胞的吸水实力越来越强,B正确;视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及质壁分别复原试验,通常用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C错误;质壁分别复原后的细胞与初始状态可能相同,D错误。
8.下列哪种条件会发生渗透现象(A)
A.把活的去皮马铃薯放在清水中
B.把活的去皮马铃薯放在密封的、只有空气的容器中
C.把煮熟的马铃薯放在清水中
D.把放在50%的蔗糖溶液中且已发生质壁分别的马铃薯放在清水中
【解析】本题考查的学问点是细胞渗透吸水原理。分析各选项,把活的去皮马铃薯放在清水中,活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和清水之间存在浓度差,将发生渗透作用;把活的去皮马铃薯放在密封的、只有空气的容器中,细胞的原生质层虽然存在,但原生质层两侧没有浓度差,因而不发生渗透作用;煮熟的马铃薯细胞已经死亡,死亡细胞不会发生渗透作用;而在50%的蔗糖溶液中已发生质壁分别的马铃薯,由于细胞严峻失水已死亡,也不会发生渗透作用。
9.某同学为视察渗透现象,设计如下试验:在玻璃漏斗口处密封上一层猪的膀胱膜,往玻璃漏斗内注入清水,然后将其倒置浸泡在盛有10%NaCl溶液的烧杯中。反复视察该装置,看不到烧杯中的水向漏斗中渗透而使漏斗液面上升的现象,应如何改进该试验(B)
A.把猪的膀胱膜换成鸡的嗉囊
B.把NaCl溶液放在漏斗里,清水放在烧杯里
C.把NaCl溶液的浓度增至30%
D.把10%的NaCl溶液换成10%的蔗糖溶液
【解析】发生渗透作用需具备两个条件,即必需有半透膜和膜两侧存在浓度差。在渗透装置中,水分子将由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渗透,若欲看到漏斗内的液面上升,则应将漏斗内改为高浓度溶液即10%的NaCl溶液,将烧杯内改为清水。
10.如图是“视察洋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