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部分城市规划中央商务区的理念和思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青岛中央商务区
一、定位级别和资源配置
青岛中央商务区规划写字楼约占50,商业配套占25,公寓、住宅及其他用途占25标志性建筑高度控制在250米左右。
1、商务中心区的整体框架延续青岛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形成方格状基本路网结构,并体现于城市中心区的轴向联系和区内的轴向布局与发展。
2、突出以行政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设置商务区、商贸区、文化休闲区、餐饮娱乐区、商贸公寓区和混合功能区,避免商务功能过于单一,强调文化、休闲、娱乐功能与商务功能有机结合。
3、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强调CBD内应有尽可能多的公共绿地,并通过绿化带的连接,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规划公共绿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左右,主要包括:休闲公园、沿街及楼前圆后绿化带、海泊河两侧绿化带等,形成多层次的绿色景观。
4、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高层、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
5、建设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创建便捷的交通环境。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形成立体化交通系统,地下建筑尤其是核心区的地下一层尽可能相互连通,形成地上、地下,人行、车行及停车系统,缓解该区域的交通压力。
6、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设施,构筑统一开放的公用信息平台,为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保障。
三、功能定位
1、区域功能定位——辐射山东半岛经济圈的区域性中央商务区。
2、城市功能定位——中心城区的管理功能、集散功能和服务功能突出,具有吸纳、辐射作用的城市中心区域。
3、经济功能定位——建设成为集行政、商务、服务、居住及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国际商务区;成为现代化高层建筑集中,国际知名公司云集,知识、信息、资本密集,具有规模效应与集散效应优势的区域;成为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等行业的公司地区总部与营运管理中心。
四、功能布局
商务区主要分为行政商务、外经贸、商贸、金融、第三产业、文化休闲娱乐六大功能区域。
1、行政商务区。主要包括区政府办公楼和其他商务办公楼,主要容纳中央、省外大企业驻青岛总部。
2、外经贸功能区。主要建设国内外大型企业的综合办公楼、国外驻青岛领事馆及国内对外贸易公司的综合办公楼。
3、商贸功能区。集中为商务区服务的大型商贸设施。商贸功能区规划依托地块内现有的市北家乐福、家世界、欧倍德等大型购物中心,与现有商业设施连接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商贸走廊。
4、金融功能区。集中了CBD内大多数的商务办公建设,是CBD的商务功能中心,主要容纳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在青岛的设立分支机构服务,主体建筑沿道路两侧布置。
5、第三产业功能区。主要包括为商务区服务的律师楼、科技研发楼、会计审计楼、评估评价和教育培训楼等。
6、文化休闲娱乐区。根据商务区现状用地情况采用分散布置方式,内设星级酒店、商务展示中心、文化休闲中心、温泉健身会、咖啡馆、酒吧、餐厅、俱乐部、露天剧场等商务休闲娱乐设施,为CBD的商务活动提供便利的服务,使商界人士在舒适的体验中达成合作和销售。
五、总体结构
(一)两中心
主中心—— 位于金融商务区的中央,由多幢造型优美的高层商务办公楼以强烈的几何图案向心布置,围合起中部的大型城市广场,是整个中央商务区核心区的核心。广场中设有大型景观水面、音乐喷泉、水幕电影等,使广场成为CBD使用者的“公共客厅”。
次中心—— 位于南京路以东,是服务于CBD及青岛全市的商业及文化中心区,安排有多种大型商业及文化设施,由高档宾馆酒店、商务公寓、大型综合商场、影剧院、文化娱乐中心、俱乐部(夜总会)、(啤酒)主题步行商业街等建筑组成,建筑布局呈椭圆状,在建筑高度及空间形态上与主中心遥相呼应。
(二)一轴
轴线规划为东西向单行路,贯穿CBD各功能区和主次中心,规划为集商业、文化、景观、休闲多功能为一体的复合轴线。在轴线的中部规划有地标性建筑——青岛名牌展览馆,作为青岛市宣传城市品牌的窗口。
(三)一带
规划为一条南北向生态绿化带,既作为CBD核心区与其他分区之间的绿化有机隔离带,同时为在CBD内工作的人员及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场所,拟建为CBD的“中央公园”。
六、交通网络
构建区内地下单向道路输配环,合理组织区内各类交通,使商务中心区内的交通到发、转换便捷有效。提高核心区的路网密度,在主要交叉口规划多处立交,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道路交通网络。在重要的交通广场及地块设置大型公共停车场库,并尽可能保持互相连通,增强停车位的综合协调能力,解决商务区内的停车问题。创建多层次的立体人行步道系统,服务地面层的步行交通,并提供到达公交站和未来地铁站内,以及过街的连续步行空间系统。中央商务区还规划设计了一个公共交通网络,用以连接中央商务区的相邻区域,以及现有的整个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在核心区设立公交换乘枢纽。每隔5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