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诊治进展.ppt
影像学诊断方法:B超、CT平扫,必要时加做MRI、DSA、MRS等检查优点:粗略判断脂肪肝有无及其程度,反映肝内脂肪分布类型,提示是否已发展至显性肝硬化,明确有无肝内占位性病变缺点: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不能准确反映炎症和纤维化及肝病的严重程度,不能提示脂肪肝的病因第23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诊断协助判断脂肪性肝病的大致病因GGT、AST/ALT、ASTm(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功酶)、HBV、HCV感染标志有助于明确NAFLD的具体病因及其伴随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糖、血脂、尿酸、血常规、铁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助于区分NAFLD的类型及其严重程度根据有无肝功能损害和血清纤维化指标改变,初步反映NAFLD是单纯性脂肪肝还是NASH,以及是否合并肝纤维化;根据有无TB↑、PT延长、A↓,判断NAFLD肝功能代偿程度、亚急性NASH或失偿期肝硬化/肝癌?第24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AFLD的实验室改变常见改变血清转氨酶(ALT/AST1)、GGT、ALP、BA(血清胆汁酸)、HA(血清透明质酸)等轻至中度升高。TB一般正常。合并症象50%血清铁蛋白增高,6%~11%转铁蛋白饱和度增加,但肝组织铁含量大多正常。20%可有IgA增高和ANA阳性。第25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实验室改变营养过剩:血清白蛋白、CHE、LCAT、BG、TG、胰岛素、尿酸常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增加营养不良: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TC等下降,并常伴有营养性贫血第26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排除其他肝病病毒性肝炎:血清HBeAg,HBVDNA,HCVRNA阳性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蓝蛋白、铜氧化酶降低,角膜可见K-F环自身免疫性肝病:抗核抗体、抗肝肾微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第27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毒性肝炎与脂肪肝
FrancescoN,etal.Hepatology2002;36:759HBV、HCV、HDV感染在导致汇管区炎症的同时,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其中以HCV感染最为明显。丙型肝炎脂肪变以基因型3a感染最多见,但伴随的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及DM与其脂肪变的关系可能比病毒本身更为重要。各型病毒性肝炎病程中由于过分强调营养和休息,导致短期内体重增长或肥胖,可导致“肝炎后”脂肪肝。第28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确诊依赖肝活检、组织学检查根据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大泡性或以大泡为主的混合性肝细胞脂肪变为主要特征可考虑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参照肝脂肪变、肝细胞损伤、炎症和纤维化的有无及其程度,可作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及其程度的判断。第29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肝活检及组织学诊断低倍镜下视野内30%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但无其他明显组织学改变,即无炎症、坏死和纤维化。视野内脂肪变的肝细胞占30-50%为轻度,50-70%为中度,70%为重度。视野内脂肪变的肝细胞占5-30%者仅称为肝细胞脂肪变。第30页,共5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NAFLD治疗的宗旨防治其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