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2011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是由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制定考试大纲,教育部授权的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自行命题的选拔性考试。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相关的中外文化、教育学、心理学、跨文化交际的基础知识、基本素养及书面语表达能力。二、评价目标(1)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2)要求考生具有与国际汉语教学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语表达能力。三、考试内容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能力考试由“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材料分析写作”三部分组成。(一)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中国文化基础知识2. 外国文化基础知识3. 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二)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教育学基础2.心理学基础3.语言教学基础(三)材料分析写作材料分析写作部分测试以下内容:1. 分析与实践能力2. 论文写作能力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材料分析写作40分。(四)试卷题型比例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80分填空题题,每1分,共30分判断题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题,35分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30分填空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选择题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案例分析写作40分写作题为论说文。论说文的考试形式有两种:1)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案例分析。每次考试为其中的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所给文字材料和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清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
关于希腊神话与传说的最著名史诗是荷马的√,错误的画×。(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帝王的郊祭是祭祀祖先。( )
2.佛教是在西汉初年已经广为流传于社会之中。( )
3.佛教的四大名山是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 )
4.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
5.雕版印刷晚于活字印刷。( )
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论语》。( )
7.《圣经》中的旧约是指在十字架上代表全人类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新约则是指在西山上代表全体犹太人与上帝所订立的和约该机构的主要职能就是迫害被教会。语篇模式分为演绎模式deductive与归纳模式nductive两种教育、心理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 的科学。
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是? ? 因素。
??? ?????????????????的指导性文件。
心理过程包括?、和 ????????????活动。
5.在枢神经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 的反映。
指向性和集中性? ???????? 的两个重要特点。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要求。 ()()()()性格无好坏之分。()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 )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课堂活动
3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的教学原则属于( )
A.非指导教学模式
B.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C.发展性教学模式
D.最优化教学模式
4.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 脊髓的机能
5. 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