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3T 1721-2020 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2-16约3.82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B17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17212020

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

TcchnicalspecificationforEvaluatingResistanceofoil-sunflowertoverticilliumwilt

2020-02-27发布2020-05-27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1721—2020

目次

前言

引言

3术语和定义 1

4病圃选择 2

5试验设计与管理 2

6发病调查 2

7结果统计 3

8抗性评价 3

9生产档案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油葵黄萎病田间识别症状 5

附录B(规范性附录)病情调查记载表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鉴定结果报告表 7

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产技术档案记载表 8

DB43/T172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彩红、张志刚、赵瑞元、李飞、刘冰蕾、梅正鼎、杨春安。

DB43/T1721—2020

引言

品种抗病性鉴定是开展抗病育种和探索病原与寄主互作机制的基础,因此制定一套全面、准确、可操作性强的鉴定方法,能大大加速抗病育种进程。

为规范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考察和评价不同油葵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研究形成了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该技术的应用为筛选高抗黄萎病抗源、创造高抗种质材料、评价不同品种对黄萎病的抗性水平提供了条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安全,特制订本标准。

DB43/T1721—2020

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的术语和定义、病圃选择、试验设计与管理、发病调查、结果统计、抗性评价、生产档案和附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葵黄萎病抗性评价。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病株率(incidence)

3.2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

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者的综合指标。用发病植株的总病级数与全部调查植株的理论最高总病

3.3

病情指数校正系数(correctioncoefficientofdiseaseindex)

3.4

相对病情指数(relativediseaseindex)

为消除地区间、年度间、批次间鉴定结果的差异,使鉴定结果间具有可比性而对病情指数进行标准

3.5

症状(symptom)

植物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3.6

病状(morbidity)

DB43/T1721—2020

在病部所看到的状态,如褐色的斑点,透明的条纹,枝叶萎蔫或瘤状物等。

4病圃选择

以上,且发病均匀。在管理上可通过适当的浇水,增加湿度、降低温度来控制病圃发病情况。

5.1供试材料要求

供试品种(系)发芽率应符合标准要求。

5.2对照品种选择

冷库保存。

5.3试验设计

株/亩,2行区种植,留取长势基本一致的油葵苗50棵;管理模式参照当地种植习惯进行。5.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进行精心管理,注意保持田间的湿度,以利于黄萎病的发生。避免施用对黄萎病发生有影响的药剂。

6发病调查

6.1田间发病调查与记载

6.2调查分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