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4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四).pdf

发布:2025-03-17约1.87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四)

主讲人:李俊波

肺泡

肺泡

肺泡是半球状囊泡,人体两

肺的肺泡总数约为3亿个,

其总面积约70平方米,因而

提供了巨大的气体交换面积。

肺泡

肺泡表面上皮

肺泡上皮细胞可分为三种类型:

I型细胞,为鳞状上皮细胞,是

覆盖肺泡表面的主要细胞;

II型细胞,近似于球形,主要位

于相邻肺泡之间,具有分泌表

面活性物质的功能;

Ⅲ型细胞,较少,可能是一种

感受细胞。

呼吸膜

肺泡孔

肺泡孔(alveolarpore):

肺泡孔是相邻肺泡之间相通

的小孔,直径约10~15μm,

是相邻肺泡间的气体通路。

肺泡孔的数目随年龄而增加。

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或呼吸

性细支气管阻塞时可通过肺

泡孔建立侧支通气道,肺部

感染时,肺泡孔也是炎症迅

速蔓延的渠道。

肺的血管

1.肺动脉和肺静脉:肺动脉是肺的功能血管

肺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肺静脉

2.支气管动脉与支气管静脉:

支气管动脉是肺的营养血管

胸膜

胸膜的概念

脏胸膜:贴于肺表面

胸膜

壁胸膜:贴于胸廓内表面,膈上面和

纵隔外侧面

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延续,形成左、右侧两个完全封

闭的胸膜腔。腔内含少量浆液,其内压低于大气压(负压),

由于腔内负压和浆液吸附,使腔、壁胸膜紧紧贴在一起,实际

上胸膜腔只是一个潜在性腔。呼吸时,随着胸腔容积的变化,

肺容积也在不断改变,从而完成肺和外界的气体交换。外界气

体一旦进入胸膜腔(引起“气胸”)使脏、壁胸膜分开,则影

响呼吸。

胸膜

脏胸膜

壁胸膜

胸膜腔

纵隔

胸膜

胸膜腔:

胸膜的脏壁两层在肺根处相互转折移行所形成

的一个密闭的潜在的腔隙,由紧贴于肺表面的

胸膜脏层和紧贴于胸廓内壁的胸膜壁层所构成,

左右各一,互不相通,腔内没有气体,仅有少

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腔内为负压,

有利于肺的扩张,有利于静脉血与淋巴液回流。

作用:

①通过液体的内聚力,使两层胸膜紧贴在一起。

②润滑,减小呼吸运动中两层胸膜间的摩擦

胸膜

气胸:是指气体不正常地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状态,负压消

失,称为气胸。肺依靠自身回缩力而立刻萎缩,严重时刻影响

肺通气。正常情况下胸膜腔内没有气体,这是因为毛细血管血

中各种气体分压的总和仅为706mmHg,比大气压低54mmHg。

呼吸周期胸腔内均为负压,系胸廓向外扩张,肺向内弹性回缩

对抗产生的。胸腔内出现气体仅在三种情况下发生:①肺泡与

胸腔之间产生破口,气体将从肺泡进入胸腔直到压力差消失或

破口闭合;②胸壁创伤产生与胸腔的交通;③胸腔内有产气的

微生物。临床上主要见于前两种情况。

肺不张: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过少,肺泡

不能完全张开

下节课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