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1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一).pdf

发布:2025-03-23约1.8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一)

主讲人:李俊波

呼吸系统的结构

组成

呼吸系统: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

喉交换的器官,由呼吸道和肺二部分组

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

管和支气管,临床上称鼻腔、咽、喉

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为下

呼吸道。

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

形成的肺泡共同构成。

鼻nose是呼吸道的起始部

分,能净化吸入的空气并

调节其温度和湿度,它也

是嗅觉器官,还可辅助发

音。鼻包括外鼻、鼻腔和

鼻旁窦三部分。

外鼻

外鼻是指突出于面部的部分,由骨和软骨为支架,外面覆以

皮肤构成。分:鼻根、鼻背、鼻尖、鼻翼(呼吸困难时,可

见鼻翼煽动)

鼻腔

鼻腔以骨性鼻腔和软骨为基础,表面衬以粘膜和皮肤而构成。

每侧可分为:①鼻前庭:生有鼻毛

②固有鼻腔:内侧壁为鼻中隔,由骨性鼻中隔和鼻中隔软骨

共同构成,

鼻中隔多偏向一侧,偏向左侧者多见。

外侧壁上有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

各鼻甲下方的间隙分别称上、中、下鼻道。

固有鼻腔粘膜可分为:

嗅部:上鼻甲以上及其相对的鼻中隔部分,内含嗅细胞,

能感受气味的刺激。

呼吸部:其余部分覆以粉红色的粘膜,粘膜内含丰富的毛

细血管和粘液腺,上皮有纤毛,可净化空气并提高吸入空

气的温度和湿度。

鼻旁窦:鼻旁窦由骨性鼻旁窦表面衬以粘膜构成,对发音

有共鸣作用,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鼻腔炎症可引起鼻旁窦发炎。

鼻旁窦(parannasalsinuses),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

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

的总称,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对发音起共鸣作用。鼻窦左

右成对,共四对,分别称为额窦、上颌窦、蝶窦和筛窦。

位置:

位于颈前部,相当于第4-6颈椎体范围。女性略高于男性、

小儿略高于成人。上方以韧带和肌肉系于舌骨,下方续于

气管,故吞咽时喉可向上移动。前面覆以皮肤、颈筋膜和

舌骨下肌群。后方与咽紧密相连,其后壁即喉咽腔前壁。

两侧有颈部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结构:

喉的结构比较复杂,它是以软骨支架为基础,贴附肌肉,

内面衬以粘膜构成的。

喉软骨

(1)甲状软骨

舌骨下方,构成喉前壁及两侧壁。由左右对称的两个方形

软骨板构成。其前角上端向前突出称喉结。

(2)环状软骨

甲状软骨下方,构成喉的底座。前部低窄呈弓形,称环状

软骨弓;后部高宽呈板状,称环状软骨板。

(3)会厌软骨

形似树叶,附着于甲状软骨前角的后面。

(4)杓状软骨

位于环状软骨板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棱锥形。其底部

有向前的突起称声带突;外侧粗钝的突起称肌突。

下节课再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