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案设计(生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逍遥游》导学案
编制人:华 青 审核人:李德云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初步了解庄子形象化说理的风格。 3、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汪洋恣肆的特点。 4、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 5、掌握相关文言知识: 文言词语:怒、抟、覆、置、负、培、图、志、名、穷、特、匹、辩。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为?奚以也?恶哉。 归纳“则”“乃”“而”的用法。 教学重点1、了解本文的结构特点。 2、赏析本文形象化说理的特点。 教学难点1、了解庄子世间万物若“有所待”则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思想。 決起( ) 蜩蝉 ( ) 舂粮( ) 蟪蛄( ) 大椿( ) 斥鴳 ( ) 泠然( ) 万仞 ( ) 蓬蒿 ( )
【课堂探究】
第一课时:学习1——4自然段:
1、解释加点字
北冥有鱼( )怒而飞( )南冥者,天池也( )
志怪者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野马也,尘埃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置杯焉则胶(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 )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二虫又何知( )
2、思考下列问题
(1)这一段中写了哪几种事物?作者对这些事物的感情倾向是否一致?
(2)作者写这些事物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研习文本5——7自然段:
1、解释加点字
奚以知其然也( )彼且奚适也?( )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2、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为了说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这个道理,举了哪些例子?
(2)根据本段中的“小”“大”观点,第一段中的事物哪些是“小”哪些是“大”?
3、总结:在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大千世界里,有动物、有植物、有云气、有人类。其物种形状,其所占时间,所占空间,大者大,小老小,绝不相同。自然界如此,社会亦然。作者以上写的都是物,它们都不是自由的,即非逍遥的。
4、学习第7自然段:
(1)解释加点字词: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 ) ( ) ( )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 ) ( ) (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于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 )
( ) ( ) (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
(2)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一段写了哪些人?可分为几类?
②作者对这几类人的看法是怎样的?
③庄子所说的逍遥是什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