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大部分切除出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护理 李乐之 1)胃出血 2)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3)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4)术后梗阻 5)倾倒综合征与低血糖综合征 6)胆汁反流性胃炎 7)吻合口溃疡 8)营养性并发症 术后胃出血 正常情况下,术后24h内可自胃管内引出少量暗红色或咖啡色胄液,一般不超过100~300ml,量逐渐减少并可自行停止。 若术后短期内从胃管流出大量鲜血或有呕血及黑便,持续不止,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可能存在吻合口出血。 如发生于术后24h内,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 发生于术后4~6d,多为吻合口部分粘膜坏死脱落引起; 若发生于术后10~12d,多为吻合口缝线处感染所致。 多数出血病人可通过禁食、使用止血药物、输血、输液等措施,症状得以控制,否则需手术再次止血。 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多见于瘢痕组织较多、难切除的十二指肠溃疡。 在术后1~2d或1周左右出现右上腹突然剧烈疼痛、局部明显压痛和腹肌紧张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症状和体征。 处理 1、手术并置管 2、肠外营养或空肠造瘘后肠内营养 3、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4、应用抗生素 胃肠吻合口破裂或瘘 早期破裂:腹膜炎 处理: 1.手术 后期破裂:局限性脓肿或形成腹外瘘 1.局部引流 2.胃肠减压、营养支持 术后梗阻 1.输入段梗阻 2.吻合口梗阻 3.输出段梗阻 输入段梗阻 因近端肠袢长短、位置不当引起,造成近侧空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液潴留,肠腔胀大。 若为完全性梗阻,表现为上腹部突发剧痛,呕吐频繁,不含胆汁,上腹有明显触痛。需及时手术解除梗阻。 若梗阻为不完全性,可表现为进食后30min左右,大量胆汁呕出,吐后症状消失;也可表现为进食后即吐,呕吐物为食物和胆汁。 处理 通常先行对症支持治疗,若症状数周之内不能自行缓解,可行手术治疗。 吻合口梗阻 多因吻合口过小,吻合时胃肠壁内翻过多、水肿、炎症或术后粘连所致,或胃无张力引起。 术后5~7d开始进食时出现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不含胆汁的胃内容物。 处理 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洗胃、静脉补充营养等措施,若3~4周后仍不缓解常需再次手术。 输出段梗阻 多因粘连、结肠压迫所致。多在进食后上腹胀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含食物及胆汁。 若症状较轻、呕吐不重,可行保守治疗。如梗阻不能解除,需再次手术治疗。 倾倒综合征与低血糖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主要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正常作用,食物排空过快,特别是高渗食物突然进入空肠,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到肠腔,不仅使得循环血量骤然减低,同时使肠腔突然膨胀,释放5-羟色胺,肠蠕动增快,腹腔神经丛受刺激。 表现为进食后,特别是进加糖的流食或半流食后10~20min,出现胃肠道反应,如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肠鸣和腹泻等,以及神经循环症状,如心慌、出汗、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甚至虚脱,平卧数分钟后可好转。 处理主要通过饮食调理,使病人逐步适应而改善症状。术后早期少食多餐,多进蛋白、脂肪类食物,控制甜食,限制液体食物,进食时采用躺靠或半躺姿势,餐后平卧10~20min,进食时不要喝水。多数病人半年至一年内症状逐渐好转而自愈。极少数病人长期不缓解,症状严重可行手术治疗。 低血糖综合征发生于餐后2~4h,又称晚期倾倒综合征,是由于食物过快进入空肠,葡萄糖过快吸收,血糖一过性升高,刺激胰腺分泌过多的胰岛素,而发生反应性低血糖所致。 表现为心慌、眩晕、无力、出汗、手颤、嗜睡,甚至发生虚脱。除上述饮食调理外,可在症状发生时稍进饮食或糖类,即可缓解。 胆汁反流性胃炎 一般在胃大部切除术后1~2年出现,由于丧失了幽门括约肌的作用,胆汁反流入胃,破坏了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 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灼痛,进食后加重,抗酸药无效;胆汁性呕吐,呕吐后依然疼痛;体重减轻。 患者常有贫血、胃酸缺乏。胃镜检查胃粘膜充血、水肿、轻度糜烂、易出血。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 症状严重需手术治疗。 吻合口溃疡 多见于吻合口空肠侧,多发生于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常发生于术后2年内。 症状与原溃疡相似,但疼痛较剧,易发生出血及穿孔。 一般行内科治疗,无效后再行手术治疗。 营养性并发症 由于胄肠道吸收功能紊乱所致,常见营养不足、体重减轻、贫血、腹泻及脂肪泻、骨病如骨质软化等。 治疗应针对发病原因,调理饮食、进高营养食物,补充维生素B12及叶酸,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等,对腹泻及脂肪泻病人宜进少渣易消化高蛋白食物,用消胆胺结合胆盐和抗生素治疗。 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并发症 1)吞咽困难 2)胃潴留 3)胃小弯坏死穿孔 吞咽困难 常见原因为食管下端的运动失调或食管炎。出现于术后早期开始进固体食物时,下咽时胸骨后疼痛,Ⅹ线吞钡见食管下段狭窄,贲门痉挛。大多于1~4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