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学创作方法指导.ppt

发布:2025-02-02约6.21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粘合半人半怪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蒲松龄笔下的鬼女狐仙第37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漫画果戈理、鲁迅笔下的“狂人”第38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夸张鲁迅笔下的阿Q第39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幻事凡尔纳笔下奇异、变幻的世界第40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变形与陌生化陌生化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如曹雪芹写刘姥姥二者关系联系:都将习见的事物换一种样式出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区别: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常形,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以消解“套板反应”第41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曹雪芹写刘姥姥曹雪芹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第42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第43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物化阶段,具体说来是作家将在构思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第44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含义作家把心中经过艺术构思已初步成熟的“形象”(包括意念),转化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再用“手”写出来,落到纸张上过程“转化”“操作”第45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复杂性作家头脑中所构思的那个形象,已成为一个“创造物”,而非生活中某个外在物象物化活动开始后,构思活动还在进行作家遣词造句能力的高低,成就动机的强弱,也都可能使心手不一,内外难符第46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常见问题创作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发展逻辑。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作家创作动机的中途转换。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第47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普希金、托尔斯泰、王汶石的创作体会普希金:“达吉雅娜跟我开了一个多大的玩笑,她竟然嫁了人!我简直怎么也没想到。”列夫·托尔斯泰:“他们(指人物)作那些理想生活中应该作的,和现实生活中常有的,而不是我愿意的。”王汶石:“人物站起来跟作者发生争执,提醒作者该怎样描写他的那种时刻,正是作者创作中最欢乐、最有灵感的时刻。”第48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经验鲁迅创作《不周山》陀思妥耶夫斯基写《群魔》陀思妥耶夫斯基第49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语词提炼含义寻找最准确的语言、文字把艺术构思中已初步成熟的形象、意念准确、鲜明而生动地呈现出来范围形象和意念的物化、语调的选择、结构的妥帖、风格的和谐第50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技巧运用含义巧妙采用各种写作手法,例如肖像、行动、心理的描写,顺叙、倒叙、插叙的安排,烘托、对比的运用作用为内在物理服务为中心意念服务第51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即兴与推敲即兴含义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产生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要有气氛和契机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长久酝酿的产物和作家所禀受的天赋、气质等先天因素以及后天所掌握的本领、技巧有关第52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即兴与推敲推敲含义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帖地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范围词句的精选,细节的提炼,人物的安排,章节的转换,意境的合成等第53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即兴与推敲即兴和推敲的结合创造之初不急于动笔,作反复思考和深入沉潜动笔不可勉强,等待机缘或需要的唤醒灵感突至,及时捕捉,记下全部轮廓过后仔细从头到尾地修改定型修改中以形象的内在物理和自我的中心意念来统摄第54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本章小结第55页,共5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自己是否从事过文学创作?是否发生过灵感?如果有,试述灵感的特点与个人体会,并尝试与直觉比较。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