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06讲《庄子》二则(原卷版)-【寒假自学课】2024年八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pdf

发布:2025-03-25约1.23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06讲《庄子》二则

一、作者介绍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东北),后人称

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

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

为“老庄哲学”。庄子主张“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又称《南华经》(因唐玄宗尊庄子为南华真人),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汇总,

今存33篇:内篇7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可能有庄子门人和后来道

家的作品。本课第一则节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第二则节选自外篇中的《秋水》。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丰富,构思巧妙,大多是寓言作品,善用寓言和比喻,善于虚构,文笔

汪洋恣肆,气势波澜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一书包罗万象,对宇宙生成论、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价值、批判哲学等都有详

尽的论述。人们评价这本书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鲁迅评价该书说:“汪洋辟阖,

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庄子》与《周易》《老子》并称“三玄”。

二、文体知识

1.《逍遥游》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列于《内篇》之首。“逍遥游”的意思,是指无

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时代,他追求

自由的心灵,只好在幻想的天地里翱翔,在绝对自由的境界里寻求解脱。《逍遥游》就是在这

样的背景下写成的,《北冥有鱼》节选自《逍遥游》。

2.“北冥有鱼”,北冥即北海,题目是编者加的,意思是北海有一条鱼。题目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地点和描写对象;设置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

家的思想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等。

三、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战乱、大变革的时代,彼时周王朝名存实亡,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空前残酷。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时时进行尖锐批

判,发出沉痛的抗议。“王公大人不能器之”的现实处境使他无力一展抱负改变现状,他只好

在幻想的天地间翱翔,在绝对的自由环境里寻求解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出了千古奇文

——《逍遥游》。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他是名家

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名”就是指称事物的名称,用今话说,就是“概念”;“实”

就是“名”所指称的事物。惠子是庄子的至交好友。庄子具有艺术哲学家的风貌,惠子则带有

逻辑家的个性。两人观点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基本立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

术观念上庄惠之交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

四、字音字形

北冥(míng)鲲鹏(kūn)抟(tuán)迁徙(xǐ)齐谐(xié)

正色邪(yé)其翼(yì)濠梁(háo)鲦鱼(tiáo)循其本(xún)

五、课文朗读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

/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

/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六、词语汇总

(一)重点词语

1.北冥有鱼冥:同“溟”,海。

2.其正色邪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