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ppt

发布:2017-09-15约2.24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方法 观察内容 * *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切除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预后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阳志军 李 力 姚德生 2011-10-28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在我科行LRH+LPL及同期行ARH+APL的各85例早期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为Ⅰa2-Ⅱa期)的临床资料。 手术时间、估计术中失血量、盆腔淋巴结切除数目、宫旁韧带及阴道切除长度、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情况、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总生存率、总无瘤生存率及治疗后的生命质量。 生活质量调查: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2C30)及自制的特异性量表进行。 随访:以电话随访为主,随访截止日期为2011年5月1日。 开腹组与腔镜组病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P>0.05) 25 23 术后辅助放化疗 23 28 术后辅助放疗 37 34 无任何治疗 术后治疗情况 46 51 G3 10 9 G2 29 25 G1 组织学分级 17 16 其他 68 69 鳞癌 病理类型 35 43 Ⅰb2-Ⅱa 50 42 Ⅰa2-Ⅰb1 FIGO分期 3.2±1.6 3.4±1.8 肿瘤直径(cm) 43.6±9.7 46.9±9.4 年龄(岁) 开腹组(n=85) 腹腔镜组(n=85) 临床病例因素 2010年CSCO年会 髂总静脉 旋髂深静脉 髂内静脉 髂外静脉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髂总淋巴结切除 腹股沟深淋巴结切除 闭孔淋巴结切除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2010年CSCO年会 下腔静脉 腹主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输尿管 骶韧带 直肠侧窝 子宫 膀胱 膀胱宫颈韧带 膀胱宫颈韧带 直肠侧窝 膀胱侧韧窝 阴道旁间隙 膀胱侧窝 直肠侧窝 主韧带 腹主动脉 左侧骶韧带 膀胱宫颈阴道间隙 左侧膀胱宫颈韧带 左侧盆腔解剖 左侧主韧带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情况比较 结果 0 1 直肠损伤 0 3 闭孔神经损伤 4 2 大血管损伤 4 5 膀胱损伤 4 3 输尿管损伤 0.74 11 14 术中并发症: 0.006 460.3±220.2 367.1±252.2 术中出血量(ml) 0.000 190.3±61.1 242.2±73.9 手术时间(min) P 开腹组(n=85) 腹腔镜组(n=83) 术中情况 腹腔镜组有2例中转开腹(髂总静脉出血) 手术切除范围情况比较 0 0 切缘阳性 0.123 3.6±0.9 3.8±0.5 阴道切除长度(cm) 0.087 3.2±0.6 3.6±0.5 左宫旁组织切除长度(cm) 0.137 3.6±0.4 3.4±0.8 右宫旁组织切除长度(cm) 0.578 14.7±5.7 14.0±4.6 淋巴结切除数(个) P 开腹组(n=85) 腹腔镜组(n=83) 结果 2010年CSCO年会 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较 1 0 腹部切口疝 8 0 腹部切口二次缝合 3 0 肠梗阻 38 41 尿潴留 3 2 深静脉血栓 12 7 感染 10 11 淋巴囊肿 0 1 肠漏 2 3 输尿管漏 0.65 77 65 术后并发症 0.000 21.1±3.8 19.2±4.0 膀胱排尿功能恢复时间(d) 0.000 63±11h 45±7h 肛门排气时间(h) P 开腹组(n=85) 腹腔镜组(n=83) 结果 1.383 .371 .799 .324 组织学分级 1.047 .954 .003 .046 病理类型 .655 .381 .768 -.424 术后辅助治疗 5.603 .016 5.773 1.723 脉管浸润 1.090 .927 .008 .086 淋巴结转移 - - - - 切缘阳性 .000 .975 .001 -12.751 肿瘤大小 1.007 .992 .000 .007 期别 1.577 .460 .547 .456 年龄 .914 .895 .017 -.090 手术方式 相对危险度 P值 Wald 参数估计值(B值) 入选变量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的拟合结果 结果 随访期内两组预后比较 0.532 90.4% 94.9% 5-OS 0.812 90% 93.9% 5-DFS 0.54 7.1% 4.8% 复发、死亡率 P value 开腹组(n=85) 腹腔镜组(n=83) 腹腔镜组有4例、开腹组有2例失访 结果 2010年CSCO年会 累积总生存曲线 结果 累积无瘤生存曲线 结果 DFS 两组在5个功能子量表中评分情况 注: a、b:P< 0.05 ;c、d: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