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pdf

发布:2025-03-24约6.9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寿县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本套试卷共两部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齐家文化距今约4000年,分布于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地。出土的陶器器型以双

耳大罐、高领双耳罐为主;玉器有琮、璧等礼器与环、珠、绿松石等装饰品;铜器以红铜为

主,有锥、刀、斧等;石器则有磨制的石斧等。这集中反映了齐家文化()

A.文明内涵的丰富性B.地域传播的局限性

C.发展形态的趋同性D.发展程度的先进性

2.周人将“德”的观念用以解释王朝兴替、人事盛衰,并将其视为施政的准则。据《礼记·表

记》所载,“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这表明周人()

A.儒家伦理影响广泛B.官僚政治渐趋成熟

C.人文意识已经觉醒D.礼乐制度等级森严

3.如表中古代文献的内容集中体现了()

文献内容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管子·牧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礼记·中庸》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A.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B.集权制度的逐步形成

C.重农政策的思想渊源D.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

4.甲午战后,梁启超主张把个人、家庭的命运与国家、国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真正形成一个

命运共同体,并以这种共同体为争取独立的主体,进而在国际秩序中确立自己的合法性。这一主

张说明()

A.改良派积极寻找“托古改制”依据B.民主共和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思潮

C.西方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D.家国情怀在近代转型中与时俱进

5.从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从金陵、河南到河西走廊和西域,中国初期的山水画呈现出“人

大于山”的典型象征。出现在画中的人,可以大于山两倍三倍,两脚可以跨过无数个山头(如

图)。这反映出()

敦煌莫高窟二四九窟北魏壁画《狩猎图》

A.文化融合推动绘画技巧创新B.画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C.内地与边疆的艺术风格趋同D.统治者强化正统观念的需要

6.特种邮票《癸卯年》中的第二枚“同圆共生”;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敦煌407窟“莲花三兔藻

井”,表达出“生生不息、团圆美满”的吉祥寓意,背景衬以晋代傅玄《拟天问》中“玉兔捣药”

的纹饰,表达“战胜疫情、国泰民安”的愿望。该作品主要体现了()

A.道教与佛教的相互影响B.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C.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D.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7.有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