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9 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 新人教版[001].docx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9宋代经济的发展说课稿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分析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认识宋代经济发展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能力。
2.提升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理解历史现象,形成历史思维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自豪感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
-分析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认识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具体过程和原因。
-分析宋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特点和意义。
-评价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如对经济全球化、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等。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多媒体展示宋代经济发展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增强直观感受。
2.引入讨论法,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运用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宋代经济的特点。
4.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历史角色,体验宋代市场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宋代市井生活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感受宋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宋代社会?你们知道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吗?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宋代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农业发展
-讲解宋代农业工具的改进,如曲辕犁、筒车等,提高农业生产力。
-分析宋代农业区域分布的变化,如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
-讨论宋代农业对后世的影响,如推动经济重心南移。
2.手工业发展
-讲解宋代手工业的特点,如瓷器、丝绸、铜器等制造业的繁荣。
-分析宋代手工业对商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城市手工业市场的形成。
-讨论宋代手工业对后世的影响,如促进国内外贸易交流。
3.商业发展
-讲解宋代商业的特点,如货币流通、商业税制等。
-分析宋代商业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如商业市镇的兴起。
-讨论宋代商业对后世的影响,如促进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有哪些积极影响?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农业工具的改进、农业区域分布的变化、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南方战乱较少,人口增多,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对当今社会有哪些启示?
2.学生分享观点,教师总结: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实体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2.布置作业: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时长: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特点,了解宋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掌握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
2.能力提升:
-分析能力: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思辨能力:通过讨论宋代经济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提升思辨能力。
-创新能力: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展示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
-爱国情怀:学生通过学习宋代经济发展,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自豪感的认同,培养家国情怀。
-社会责任感:学生认识到经济发展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树立社会责任感。
-实践能力: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实践能力。
4.综合素质:
-团队协作: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表达: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展示中,锻炼沟通表达能力。
-时间管理: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完成作业和复习任务,培养时间管理能力。
5.持续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