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专科考试题与答案.docx
血液透析专科考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35题)
1.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血管通路是()
A.直接动静脉穿刺
B.动静脉内瘘
C.中心静脉导管
D.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答案:B
解析: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具有使用时间长、并发症相对较少等优点。直接动静脉穿刺一般为临时性措施;中心静脉导管多用于紧急透析或内瘘未成熟时;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适用于自身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但不是最常用的。
2.血液透析治疗中,体外循环动脉端压力正常范围是()
A.-100~-200mmHg
B.-50~-150mmHg
C.-200~-300mmHg
D.-150~-250mmHg
答案:B
解析: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动脉端压力正常范围通常是-50~-150mmHg,此压力范围有助于保证血液顺利从患者体内引出进入透析器。
3.透析液的温度一般设置为()
A.35℃~36℃
B.36℃~37℃
C.37℃~38℃
D.38℃~39℃
答案:C
解析:透析液温度一般设置在37℃~38℃,这个温度接近人体体温,能减少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同时也有利于维持患者的生理功能。
4.血液透析中发生失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
A.透析中脱水过快
B.透析中清除尿素等小分子物质过快,导致血液与脑组织间的渗透压失衡
C.患者精神紧张
D.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
答案:B
解析:失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透析时血液中尿素等小分子物质清除速度比脑组织快,导致血液与脑组织间形成渗透压梯度,使水分进入脑组织,引起脑水肿等一系列症状。透析中脱水过快主要引起低血压;患者精神紧张可能导致一些不适,但不是失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主要与过敏等反应有关。
5.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时,血流量一般设置为()
A.100~150ml/min
B.150~200ml/min
C.200~250ml/min
D.250~300ml/min
答案:B
解析:首次透析患者血流量不宜过高,一般设置为150~200ml/min,以免引起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随着患者对透析的适应,可逐渐提高血流量。
6.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
A.1~2周
B.2~4周
C.4~6周
D.6~8周
答案:D
解析:动静脉内瘘术后一般需要6~8周才能成熟,此时血管壁增厚、管腔扩张,适合进行穿刺透析。过早使用未成熟的内瘘容易导致穿刺失败、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7.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红蛋白水平应维持在()
A.90~100g/L
B.100~110g/L
C.110~120g/L
D.120~130g/L
答案:C
解析: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红蛋白水平应维持在110~120g/L,可改善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8.透析用水的硬度要求是()
A.1mg/L
B.2mg/L
C.3mg/L
D.4mg/L
答案:B
解析:透析用水的硬度要求是2mg/L,以防止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在透析过程中沉积在透析器和患者体内,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健康。
9.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
A.干体重设定不准确
B.超滤速度过快
C.血管调节功能障碍
D.服用降压药物
答案:B
解析:超滤速度过快导致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被清除,血容量急剧减少,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最常见的原因。干体重设定不准确、血管调节功能障碍、服用降压药物等也可导致低血压,但不是最常见的原因。
10.透析器复用的次数一般不超过()
A.5次
B.8次
C.10次
D.15次
答案:C
解析:透析器复用的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随着复用次数的增加,透析器的性能会逐渐下降,可能影响透析效果,还会增加感染等风险。
11.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时,皮下注射的部位首选()
A.腹部
B.上臂三角肌
C.大腿外侧
D.臀部
答案:A
解析:腹部皮下脂肪丰富,血液循环好,药物吸收快且稳定,是血液透析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的首选部位。上臂三角肌、大腿外侧、臀部也可作为注射部位,但相对来说不是首选。
12.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尿毒症毒素()
A.尿素
B.肌酐
C.尿酸
D.葡萄糖
答案:D
解析:尿素、肌酐、尿酸等都是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在尿毒症患者体内蓄积,属于尿毒症毒素。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供能物质,不是尿毒症毒素。
13.血液透析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
A.0.6~0.8g/(kg·d)
B.0.8~1.0g/(kg·d)
C.1.0~1.2g/(kg·d)
D.1.2~1.5g/(kg·d)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