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专科模考试题+参考答案.docx
血液透析专科模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血液透析治疗的相对禁忌证不包括以下哪项()
A.休克或低血压
B.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
C.脑血管意外
D.急性肾衰竭
答案:D
解析:急性肾衰竭是血液透析的适应证,而非相对禁忌证。休克或低血压、严重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脑血管意外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因患者身体状况不耐受血液透析,属于相对禁忌证。
2.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动脉穿刺点应距吻合口至少()
A.1cm
B.2cm
C.3cm
D.4cm
答案:C
解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时,动脉穿刺点距吻合口至少3cm,以避免影响内瘘血流和造成吻合口损伤。
3.透析液的温度一般设定在()
A.35℃~36℃
B.36℃~37℃
C.37℃~38℃
D.38℃~39℃
答案:C
解析:透析液温度一般设定在37℃~38℃,此温度范围可减少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不适,同时有利于维持患者体温稳定。
4.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干体重是指()
A.患者透析后感觉舒适的体重
B.患者平时的体重
C.患者无水肿、无水钠潴留,且血压正常时的体重
D.患者透析前的体重
答案:C
解析:理想干体重是指患者无水肿、无水钠潴留,且血压正常时的体重,以此为目标进行透析脱水,可保证患者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
5.以下哪种抗凝剂在血液透析中最常用()
A.低分子肝素
B.普通肝素
C.枸橼酸钠
D.华法林
答案:B
解析:普通肝素是血液透析中最常用的抗凝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价格相对便宜等优点。
6.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失衡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
A.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
B.超滤速度过快
C.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下降过快
D.低血压
答案:C
解析:失衡综合征主要是由于透析时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下降速度过快,而脑脊液中尿素氮等下降较慢,导致脑内渗透压相对高于血液渗透压,引起脑水肿而出现一系列症状。
7.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
A.1~2周
B.2~4周
C.4~6周
D.6~8周
答案:D
解析: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6~8周,在此期间内瘘血管逐渐扩张、管壁增厚,以适应长期反复穿刺的需要。
8.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
A.0.6~0.8g/(kg·d)
B.0.8~1.0g/(kg·d)
C.1.0~1.2g/(kg·d)
D.1.2~1.5g/(kg·d)
答案:D
解析:血液透析患者因透析过程中会丢失部分蛋白质,所以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2~1.5g/(kg·d),以维持患者的营养需求。
9.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
A.每月1次
B.每季度1次
C.每半年1次
D.每年1次
答案:A
解析: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每月1次,以确保透析用水的质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10.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不包括()
A.透析中葡萄糖丢失
B.进食过少
C.胰岛素使用过量
D.高钾血症
答案:D
解析:高钾血症与低血糖的发生无关。透析中葡萄糖丢失、进食过少、胰岛素使用过量等都可能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糖。
11.透析器复用的次数一般不超过()
A.3次
B.5次
C.8次
D.10次
答案:C
解析:透析器复用次数一般不超过8次,以保证透析器的性能和透析效果,减少感染等风险。
12.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一般设定为()
A.100~200ml/min
B.200~300ml/min
C.300~400ml/min
D.400~500ml/min
答案:B
解析: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流量一般设定为200~300ml/min,此流量可保证有效的溶质清除率。
13.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指标()
A.尿素清除率(Kt/V)
B.尿素下降率(URR)
C.血清肌酐水平
D.干体重
答案:D
解析:干体重主要用于评估患者的体液平衡状态,不属于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指标。尿素清除率(Kt/V)、尿素下降率(URR)、血清肌酐水平等可用于评估透析对溶质的清除效果,是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估指标。
14.动静脉内瘘术后,应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活动的时间是()
A.术后当天
B.术后1~2天
C.术后3~5天
D.术后1周
答案:C
解析:动静脉内瘘术后3~5天,应指导患者进行握拳活动,以促进内瘘血管的成熟。
15.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时,应限制以下哪种食物的摄入()
A.牛奶
B.苹果
C.白菜
D.米饭
答案:A
解析:牛奶富含磷,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时应限制其摄入。苹果、白菜、米饭等含磷相对较低。
16.透析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立即采取的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