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doc

发布:2016-11-20约4.03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全德小学“主动教育”教学课案 课题: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节内容包括2个例题、一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三。它是在学生会计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数来算,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不是整十、整百数的计算问题,提高对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掌握水平,又可以从中掌握估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背景材料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当学生对学习背景材料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参与学习。这部分内容都很强调估算背景,强调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1是用摘下的1棵梨树的梨的质量估算8棵梨树的梨的质量,这种问题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教科书通过这样一个情景图引发学生的估算需求,对话框中的“其实不必要”,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揭示了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例2是估计十二月份服装的销售量,它的估算需求集中在“很快”两个字上,要达到这一要求,精确计算显然是不行的,而估算恰好能达到这个要求。生活中要求“很快”知道结果的事例有很多,这就说明估算应用的范围很广,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1是由两个连续的、有联系的问题组合而成的,一个问题是估算8棵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梨,另一个问题是估算8棵树上的梨大约能卖多少钱。这两个问题都带有明确的估算要求,这是因为每棵树上摘的梨只能大致相等,不能完全相等,所以这里精确计算的意义不大,最好采用估算。由于梨的质量不精确,所以卖的钱也不可能精确,这里只需要用估算的方法知道一个接近精确数的近似数就行了。  例2也是要用估算解决的问题,但和例1不同的是,题中没有两个因数相乘的数量关系,而是表中多个数的相加关系。正因为题中呈现的是这种特殊的情景,所以这里把“表中的每个数都看作70”的这种思路,不仅仅是为了估算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使表中多个数的相加关系变成求相同加数和的关系,也就是说这道题中的“看作”还有转化数量关系的功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功能,才能进行估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例2的编排体现了估算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估算。    1.结合具体情景,体会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B级 2.理解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C级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生成单 1、完成问题生成单。 2、初步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想要研究的问题。 3、在小组进行自主预习,各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预习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板块 (注明各板块时间及解决目标序号) 小组 个体 1、学生口答出这些算式的结果, 2、抽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第一版块:【 引入5分钟 】 教师出示: 20×4= 6×70= 200×5= 400×3= 90×8= 教师: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板书课题。 小组 个体 群学,导学,反馈(完成B级目标) 检查交流:1、下面各数接近哪个整十或整百数。 2、上学期我们学习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的估算,还记得吗?回忆一下。 讨论汇报:3、为什么要使用估算? (估算可以把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快捷。) 检查,汇报,交流生成单第4、5题。 提出: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和想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版块:【 小组检查预习情况 6分钟】 师;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可以转化成整十数或整百数乘一位数来算,下面我们就在实践中来学习这个内容。 小组 个体 精讲、探究、拓展(完成C级目标) 1、生分析信息,提问,列出算式:91×8≈ 2、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91×8的估算方法:把91看作90,因为90×8=720,所以91×8≈720。 3、汇报算法。(为什么要把91千克看做90千克而不看做100千克呢?这里说的“最接近”对估算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生讨论得出:越接近于91,误差便越小。 4、交流总结:怎样估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先把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去乘一位数,所得的结果就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结果。) 5、算一算:28×8= 8×41= 99×5= 6、结合爸爸和小明卖梨的对话情景。小组合作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第三版块:【筛选课前生成问题,生成组内合作学习问题。 】 出示果园丰收情景图、爸爸、妈妈的对话框、小明的对话框。 1、结合现实情景,让学生明白估算的意义,引导生探讨估算的方法。(为什么要把91千克看做90千克而不看做100千克呢?) 2、生自主探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引导生得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是把三位数看做跟它比较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千数,然后再计算出它的结果。 小组 个体 1、学生用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