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2018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密 ★ 启用前
高三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支原体是目前人类发现的细胞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下列关于支原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染色体,只能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有核糖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
C.有细胞膜,没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
D.无细胞核,核区DNA能复制并可产生基因突变
2.下图是某生物体(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①~④为染色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若①中有基因A,则④中一定有等位基因a
C.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可能为Y染色体
D.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导致基因数量加倍
3.下列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叶中含有较多的还原糖,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B.利用叶绿体色素在提取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可将色素层析分离
C.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细菌转化的实质是发生了基因重组
D.将C18O2通入小球藻培养液后可探测到18O2,说明氧气可来源于CO2的分解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环境中,细胞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速度加快
B.剧烈运动时,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利于机体散热
C.剧烈运动后,血液中HCO3-的含量较运动前有所增加
D.紧张焦虑时,人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5.下图中a、b、c三个神经元构成了1、2两个突触,甲、乙、丙3条曲线为不同刺激引起神经元c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明刺激a时兴奋以电信号形式迅速传导给c
B.乙表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C.乙也可表示只刺激b时,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
D.丙表明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6.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己被32P或35S中的一种标记过。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均有放射性
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
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内
D.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
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除水垢,纯碱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B.碳纤维、有机玻璃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可燃冰是新型清洁能源,其化学式为CH4·H2O
D.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都为物理变化
8.《新修本草》中有关于“绛矾”的描述为:“绛矾,本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下列对“绛矾”描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易失结晶水 B.灼烧产物中有氧化铁
C.含铜元素 D.被灼烧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9.工业上可用甲苯合成苯甲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 B.反应①②③的反应类型相同
C.一氯甲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D.苯甲醇可与金属钠反应
10.环扁桃酯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环扁桃酯的分子式是C17H24O3
B.1 mol环扁桃酯最多能与3 mol H2反应
C.环扁桃酯水解得到的醇与苯甲醇互为同系物
D.环扁桃酯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11.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相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12.某新型水系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TiO2光电极能使电池在太阳光照下充电,充电时Na2S4还原为Na2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充电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又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S2--6e-=S42-
C.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I3-
D.M是阴离子交换膜
13.已知:pOH=-lgc(OH-)。常温下,某弱酸的钠盐(Na2XO3)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加水稀释,先增大后不变
B.在NaHXO3溶液中:1
C.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c(Na+)+2c(H+)=c(HXO3-)+2c(XO32-)+2c(OH-)
D.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
14.伽利略通过著名的“斜面实验”的研究,进而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以下说法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A.斜面实验是为了便于测量小球运动的速度和路程
B.斜面实验可以通过观察与计算直接得到落体的运动规律
C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