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距离测量.ppt

发布:2023-09-01约2.14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四章距离测量 第一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2 卷尺测距 卷尺测距工具 卷尺:钢卷尺、皮尺 辅助工具:标杆 测钎 垂球 弹簧秤 温度计 直线定线 当两点距离比较远时,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要分段进行,即一段一段地量取。在量取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每尺段都能沿着两点间的直线方向进行,根据需要在两端点连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中间点,这个过程称为直线定线。 第二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目测定线 过山谷定线 过高地定线 第三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用经纬仪定线 经纬仪定线适用于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用经纬仪在两点间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望远镜纵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影像为纵丝所平分。为减小照准误差,精密定线时,可以用直径更细的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 将A、B直线延长至C点,将仪器安置于B点,用盘左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再用盘右瞄准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取C′C″的中点,即为精确位于AB直线延长线上的C点。这种延长直线的方法称为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 第四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测距方法 一般测距方法及作业要求 一般量距相对精度:1/3000~1/5000 主要用途:图根导线边长测量、一般工程的距离放样 操作步骤: 1、丈量前,在直线两端点A、B竖立标杆; 2、丈量时,后尺手持钢尺的末端位于起点A,前尺手持钢尺的前端(零点的位置)沿定线方向向B点前进,至整尺处插下测钎,这样就量取了第1个尺段。 3、以此方法量其他整尺段,依次前进,直至量完最后一段。最后一段为不足整尺段的“余长”。 4、丈量余长时,乙将钢尺零点分划对准B点,甲在钢尺上读取余长值。 5、求出A B的水平距离 第五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第六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对于平坦地面 为了提高量距的精度,按照以上方法由B至A,进行返测。最后取往测距离和返测距离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 对于倾斜地面 对于高低不平地面的丈量方法:当尺段的地面高低不平时,前、后尺手应同时抬高并拉紧尺子,使尺子成悬空,并目估保持大致水平,用垂球将尺段的末端投影到地面上。 n——为整尺段数 若A、B两点有明显高差,但地面坡度均匀,大致成一倾斜面,地面丈量的倾斜距离S,再用水准仪测定两点间的高差h,则水平距离为: 第七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作业要求: 直 目估定线直,保证量距时沿直线进行 平 地面平直 钢尺水平 准 每尺段端点标志精确,要求对点、投点读数要精确 误差≤2mm 第八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精密测距方法及作业要求 精密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放样等 精密量距时采取的措施: 1、使用检定过的钢尺 2、经纬仪定线 3、定尺段桩,逐段测量 4、对钢尺施加固定拉力(使用拉力计或弹簧秤): 对30m的钢尺,用100N的拉力对50m的钢尺,用150N的拉力。 5、对量距结果加三项改正数: 第九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尺长改正: ——尺长改正值 ——卷尺名义长度 ——量得长度 温度改正: ——钢尺膨胀系数 ——标准温度 高差改正: 水平距离 第十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 1、尺长误差 钢尺名义长度和实际长度不符,则产生尺长误差,它随着距离的增长而增大。 2、温度误差 钢尺受温度影响其长度会变化 3、拉力误差 丈量时拉力要均匀 4、定线误差 定线不直使丈量沿折线进行,因而总是使丈量结果偏大 5、尺子不水平误差 6、丈量本身的误差 主要包括钢尺刻划误差、对点不准确读数误差以及外界条件影响等。一般来说这种误差,在丈量的过程中可以抵消一部份,但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测量时要十分仔细认真。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钢尺的维护 1、钢尺易生锈,丈量结束后应用软布擦去尺上的泥和水,涂上机油以防生锈。 2、钢尺易折断,如果钢尺出现卷曲,切不可用力硬拉。 3、在行人和车辆较多的地区量距时,中间要有专人保护,以防止钢尺被车辆碾压而折断。 4、不准将钢尺沿地面拖拉,以免磨损尺面分划。 5、收卷钢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钢尺摇柄,切不可逆转,以免折断钢尺。 第十二页,共十八页,2022年,8月28日 §4-3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一种间接测距方法。它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十字丝分划板上的视距丝)和水准尺配合使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