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高考地区)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热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发布:2025-03-18约8.1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高考地区)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热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n)盥洗(guàn)

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执拗(niù)

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吸(yǔn)

D.商贾(jiǎ)宫绦(tāo)朱拓(tà)间或(jiàn)

答案:A

解析:B项“靥”应读“yè”;C项“吮”应读“shǔn”;D项“贾”应读“gǔ”。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他委曲地离开教室。

B.这个女孩长得很标致。

C.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显暑的提高。

D.他一副莫明其妙的样子。

答案:B

解析:A项“委曲”应为“委屈”;C项“显暑”应为“显著”;D项“莫明其妙”应为“莫名其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逐步推广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能源,是______环境恶化的正确选择。

②随着人们自律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有些需要用铁栏杆来维持______的地方,现在只要拉绳或画线就行了。

③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画大师张大千,人物、花鸟、鱼虫、走兽无一不精,尤其______画山水。

A.遏制次序善于

B.遏制秩序擅长

C.遏止秩序擅长

D.遏止次序善于

答案:B

解析:“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①句中环境恶化只能控制不能阻止,用“遏制”。“秩序”,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次序”,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排列的先后。②句中说的是维持公共场所的不混乱,用“秩序”。“擅长”和“善于”都有在某方面有特长的意思,但“擅长”一般只用于某一技能、技艺;“善于”适用范围广。③句说张大千在画山水方面有特长,用“擅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李老师批改作业废寝忘食,锱铢必较。

B.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C.他的演讲太出色了,我只能望其项背。

D.他真是名副其实的好学生,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

答案:D

解析:A项“锱铢必较”形容非常小气,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用在这里形容批改作业不恰当;B项“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与后面的“笑起来”重复;C项“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此处用法错误;D项“名副其实”指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一致、相符合,使用正确。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把“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答案:C

解析:《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7.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夸张拟人夸张比喻、排比

B.比喻拟人夸张比喻

C.夸张比喻比喻比喻、排比

D.比喻比喻夸张比喻

答案:A

解析:①“三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瀑布的壮观;②“春天的脚步近了”把春天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③“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饿的程度;④把红的、粉的、白的花分别比作火、霞、雪,同时三个相同句式构成排比。

8.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C.“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D.他说:“了不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