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62∕T 956-2020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8约7.6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30

B41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956—2020

代替DB62/T956-2002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controlofpseudorabiesofswine

2020-05-15发布2020-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62/T956—2020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诊断 2

5疫情报告 2

6疫情处置 2

7预防控制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猪伪狂犬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瘟、猪细小病毒病、

猪链球菌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鉴别诊断要点 5

附录B(资料性附录)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 6

II

DB62/T95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替代了DB62/T956-2002《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猪瘟猪丹毒猪伪狂犬病防治》中关于猪伪狂犬病防治的全部内容,与DB62/T956-2002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原标准“适用于武威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猪伪狂犬病的防治”改为“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见1);

——将原标准“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母猪繁殖障碍为特征的传染病”改为“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繁殖障碍为特征”(见3.1);

将原标准“临床诊断”内容“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可作初步诊断,无菌采血分离血清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更新为“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鉴别诊断”等4条内容(见4.1、4.2、4.3和4.4);

——将原标准“实验室诊断”一章更名为“实验室检测”,原内容“按照GB/T18641-2018规定执行”

更新增加为“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测”2条内容(见4.5.1和4.5.2);

——将原标准“预防、监测、控制和扑灭措施”三章内容修订合并为“预防控制”一章,包括饲养管理、监测、免疫、检疫监督、净化等5条内容(见7);

增加了疫情报告和疫情处置两章内容(见5、6);

增加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和附录B(资料性附录); 删除了病原体之术语;

本标准改变了DB62/T956-2002的编写格式,正文从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控制等四个层次分类编写,充实了标准内容。

本标准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民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酒泉市畜牧兽医总站、天祝藏族自治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建国、周峰、聂英、南金鱼、牛榆玲、史琳、康文彪。

1

DB62/T956—2020

猪伪狂犬病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技术、疫情报告、疫情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GB/TGB/T

18635-2002

18641-2018

35911-2018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伪狂犬病诊断方法

伪狂犬病病毒荧光PCR检测方法

NY/T678-2003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87号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医发(2017)25号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医发(2018)22号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动物疫情报告等有关工作的通知

3术语和定义

GB/T18635-200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猪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和繁殖障碍为特征。

4诊断

4.1流行特点

4.1.1易感动物

伪狂犬病在自然条件下能感染猪、牛、绵羊、犬、猫等多种动物。

4.1.2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3d~6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