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乡民营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文献综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献综述
(20_ _届)
浙江桐乡民营企业存货管理问题研究
一般来说,存货占企业资金总量的20%-30%左右,企业存货管理的好坏在资金流通中至关重要,建立适当的存货管理模式和风险防范机制,保证企业存货资金安全和畅通,提高存货资金乃至整个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使资金在该环节实现增值,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优势,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桐乡民营企业主要靠自完成原始资金的积累资本少底子薄市场竞争能力低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存货的定义
葛启贤、姚文波、李清泉(1999)认为存货是企业为生产经营耗用或销售储存的具有一定实物形态的流动性资产,存货又是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永务、王圣东(2009)对库存作了以下定义:库存一般是指处于储存状态的物资,更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资。唐纳德.沃尔特斯(2005):存货由商业组织中所有储存的、以备将来使用的物料和商品所组成。企业会计准则(2006)认为: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1.2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关于存货管理的重要性,黄虎(2010)在《如何从企业采购、存货管理中挖掘效益》中说道:“存货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钱爱民、张新明、张淑君(2008)在《存货三维度分析与企业盈利透视》中写到:“存货是现阶段我国制造业企业的一项核心资产,该项目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体现的模式、周转效率和经济后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最终的盈利能力、盈利质量以及可持续发展潜力。因此,对存货项目展开全面分析,是评价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1.3 存货管理的目标
对于存货管理的目标,黄远(2010)认为:“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使存货在充分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的同时,达到最低数量,从而降低存货成本。”马丽萍(2009):“持有存货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存货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在存货的持有成本与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实现两者之间的最佳组合,以最低的成本提供企业经营所需的存货。”王小波(2007)认为:“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实现二者的最佳组合,是存货管理的基本目标。”
有学者说存货不是企业的资产,而是负债。可见,存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流,进而影响到企业竞争力。所以管好存货,使存货数量处于最佳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有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
2 国内外存货管理的研究成果
2.1 存货管理国内研究
2.1.1 存货管理方法国内研究
目前,对于企业存货管理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2006)认为应制定经济订货规划,确定好经济订货批量,再订货点,及时补货,避免缺货。向美英(2009)认为,实现零库存管理能有效减少社会劳动占用量(主要表现为减少资金占用量) 和提高物流运作的经济效益。在存货储存环节,张学惠和唐树伶(2009)认为,在存储保管环节,可采用ABC管理法,实施有重点的存货管理,降低保管成本。此外,2005)整合供应链降低存货成本2009)是这么理解的,利用第三方物流,有助于降低了企业的仓储费用和运输费用,可以减少推销和采购差旅费用,形成了企业生产成本的节约,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还可以减少存货储备资金的占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孙丽(2008)学者认为应该加强存货的内部控制,做好岗位分工控制,加强对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的控制,存储与保管控制,确保存货资产的安全完整。2009)认为,虽然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法,一段时间内的应纳税所得额的综合是相同的,但是在这段时期内前后各段时间中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却不一样,因此要选择有利于本期多结转成本,能使成本上升,利润减少,从而减少计税依据,减轻所得税税负的存货计价方法。
2.1.2 存货管理普遍存在问题
我国目前在存货管理问题上存在很多问题,董雪燕(2009)指出,许多企业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成本和资金占用。对于存货的采购与储存,王芳(2009)是这么说的:存货的采购缺乏周密、科学的采购计划,存货采购与否、采购多少、何时采购往往是领导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感觉来决定,影响了存货采购的科学性。并且中小企业存货一般单位价值较小,数量和规格较多,企业没有对存货按照其重要性进行分类,对所有存货都实行统一的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做到重点控制。焦芳荣(2009)认为存货管理不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往往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使采购销售工作无章可依,还会提供暗箱操作的温床,增加了营私舞弊的可能性。马丽萍(2009)在《完善存货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