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住院医师规培考试:七年制中医专业第一阶段临床技能考试针灸试题及评分细则.doc

发布:2021-03-07约2.3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年制中医专业第一阶段临床技能考试 针灸考题内容及评分细则 一、针灸取穴(包括腧穴定位及其主治和所属经络) 范围为十二正经及任、督二脉的常用穴及特定穴(如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百会、水沟、风池、大椎等) 注:每位考生考五个穴位,每个腧穴定位占2分,主治占4分,所属经络占2分,共计40分。 二、针灸操作(包括回答问题及具体操作演示) 1.毫针构造组成包括哪几部分 (针尖 针身 针根 针柄 针尾) 2.演示针刺持针方法 (单手 双手) 3.针刺进针角度有几种 (平刺 斜刺 直刺) 4.针刺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 (高压蒸气灭菌法 浸泡法) 5.针刺轻度刺激强度频率、幅度、角度 (提插捻转频率60次/分 提插幅度0.3cm 捻转角度90度) 6.针刺中度刺激强度频率、幅度、角度 (提插捻转频率60-90次/分 提插幅度0.3cm -0.5cm 捻转角度90-180度) 7.针刺重度刺激强度频率、幅度、角度 (提插捻转频率90次/分 提插幅度0.5cm 捻转角度180度) 8.演示针刺促进得气的手法之弹法 9.演示针刺促进得气的手法之摇法 10.演示针刺促进得气的手法之刮法 11.演示针刺促进得气的手法之循法 12.演示针刺促进得气的手法之飞法 13.演示并说明捻转补泻中“补法” 14.演示并说明捻转补泻中“泻法” 15.演示并说明提插补泻中“补法” 16.演示并说明提插补泻中“泻法” 17.演示艾条灸中“温和灸”操作 18.演示艾条灸中“雀啄灸”操作 19.演示艾条灸中“回旋灸”操作 20.演示毫针刺法中单手进针法 21.双手进针法类型有哪几种? (指切进针法(爪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22.直接灸分为哪两类? (瘢痕灸 无瘢痕灸) 23.拔罐所用罐的种类有哪些? (竹罐 陶罐 玻璃罐 抽气罐) 24.针灸治疗面瘫的主要取穴? (风池 阳白 颧髎 四白 颊车 地仓 水沟 承浆 合谷) 25.中风按有无神志昏蒙分为哪两大类型。 (中经络和中脏腑) 26.面肌痉挛的近部取穴有哪些? (阳白 攒竹 太阳 四白 颧髎 下关 颊车 迎香 地仓 大迎) 27.面肌痉挛的远部取穴有哪些? (风池(双侧) 翳风(患侧)合谷(双侧) 太冲(双侧)) 28.间接灸法所用间隔药物或材料有哪些 (姜 蒜 盐 附子饼) 29.面瘫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1.起病突然 2.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做蹙额、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口角歪斜,漱口漏水。30.病侧额纹、鼻唇沟消失,眼睑闭合不全。4.部分病例初期有耳后、耳下及面部疼痛,还可出现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等症。) 31.论述头痛的经脉辨证 (头项痛—太阳经 偏头痛—少阳经 前额痛—阳明经 头部沉坠紧箍而痛—太阴经 脑内痛—少阴经 颠顶痛—厥阴经) 32.晕针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患者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大汗、大泄、大出血后、体位不当、医生手法过重而致脑部暂时缺血、环境过冷或过热。) 33.灸法的作用有哪些 (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 消瘀散结 防病保健) 34.拔罐治疗注意事项有哪些 (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丰满处施术,选罐适中,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皮肤过敏、破溃,心脏、大血管处及孕妇腹部不宜拔罐。) 35.三棱针放血治疗高热时常取哪些穴位? (大椎 曲泽 委中 十宣 少冲) 36.三棱针操作方法有哪些? (点刺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 37.举例说出头皮针其中6个带名称。 (16个带,包括额前带、额中带、额旁1带、额旁2带、额旁3带、额顶带、顶中带、顶枕带、顶颞前斜带、顶颞后斜带、枕下旁带、颞前带、颞后带及颅后带。) 38.皮肤针(梅花针)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针具要经常检查2、叩刺动作应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疼痛3、局部有溃疡、损伤、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不宜使用4、叩刺出血应及时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5、骨骼突出部位不用滚刺筒) 39.电针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1、防止刺激量过大引起晕针2、调节电流时应缓慢增强3、控制输出电流防止触电4、毫针针柄温针火烧后表面氧化不宜使用5、心脏病患者避免电流回路通过心脏;安装起搏器者禁用;孕妇慎用6、注意“针刺耐受”现象的发生7、电针仪使用前应检查性能是否完好) 40.晕针发生后如何处置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重者掐按人中、内关或采用现代急救措施。) 41.滞针发生后如何处置 (嘱患者消除紧张,放松局部肌肉;使用循、弹等手法或在滞针附近加刺一针;出现肌纤维缠绕则反向捻针。) 42.拔罐或艾灸时发生烫伤该如何处置 (小水泡自然吸收;大水泡抽液包敷,适当休息、加强营养、保持清洁、敷料保护。) 43.何谓“得气” (得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