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2024届浙江七彩阳光联盟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汉初.刘邦与功臣,诸侯王订立“白马之盟.通过分权共治来换取对汉帝国后世君主继续统治的认同与忠诚。但随着法更.儒生、士吏等“治国者”集团逐渐借助个人能力取代了功臣、诸侯王等“立国者”集团,“白马之盟”遭到背弃。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治均势格局逐渐瓦解 B.专制皇权趋向成熟稳定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弱化
2.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3.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后各国纷纷调效仿。这反映了西方国家
A.一致行动共度经济难关 B.采取贸易保护转嫁危机
C.整顿外贸秩序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4.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叙》中指出,小说可以“令人为忠臣,为孝子,为贤妇,为良友,为义夫,为节妇,为树德之士,为积善之家”;钟离睿水指出李渔的《十二楼》的创作目的是“今是编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人情啼笑,接引顽痴。”由此可推知明清小说
A.深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B.是封建儒学世俗化的产物
C.使人们普遍受到文化熏育 D.有利于强化社会政治功能
5.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的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白色区域属葡萄牙,灰色区域属西班牙)。这意味着
A.大西洋区域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B.开辟新航路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C.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D.其他国家被永久排斥在殖民地争夺之外
6.“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慧,当今争于气力”。从时代特征看,与“当今”最契合的是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西汉
7.中国历朝奉行不渝的“重农抑商”政策,当农耕经济转为繁荣,政治较为清平之世,商品经济也随之繁荣;而当农耕经济跌入低谷,政治腐败混乱之际,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严重的破坏。这种的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依附性,可以用来证明
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呈总体上升趋势
B.中国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特征
C.中国农耕经济纯粹自给自足的状态
D.中国多元经济形态相互间腐蚀瓦解
8.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尼克松承认,近20年来,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
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
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 D.中国外交形势逐步趋向缓和
9.如下图所示,这幅漫画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殖民头目罗得斯的侵略野心,他要在下列哪个地区建立殖民帝国
A.美洲 B.欧洲 C.亚洲 D.非洲
10.“文艺复兴”原是一个法文词语,意为“再生”。从其历史内涵看,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获得了再生的是
A.西欧文学艺术 B.资产阶级人文主义
C.古希腊-罗马文明 D.中世纪基督教文明
11.年代不清的报纸上有这么一段文字: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统辖。这段文字表明,此时中国共产党将
A.与时俱进,改变二大奋斗目标 B.捐弃前嫌,与国民党联合执政
C.停止反封建,与地主阶级合作 D.大局为重,与国民党党内合作
12.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变化: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A.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B.三省六部制基本已被废除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政府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