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里弹性与社会支持状况研究.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里弹性与社会支持状况相关因素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
通过调查普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里弹性及社会支持状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提高癌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高对患者的支持水平。
方法
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天津市某三甲医院门诊复查或咨询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60人。分别在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和出院后三个月时,向其主要照顾者发放调查问卷。使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照顾者基本情况、护理负担、生活质量,患者基本资料釆用频数、百分数、均数及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不同阶段照顾者生活质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对照顾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两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济南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6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6.2%。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及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患者回归社会,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变好,护理负担减轻。生活质量量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出院一个月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月收入、照顾者负担、患者年龄和患者文化程度六个因素;出院三个月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照顾者年龄、照顾者负担、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月收入、患者文化程度和造口并发症六个因素。
结论
本研究显示,照顾者各阶段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出院一个月时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年龄、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月收入、照顾者负担、患者年龄和患者文化程度六个因素;出院三个月时的影响因素为照顾者年龄、照顾者负担、照顾者文化程度、照顾者月收入、患者文化程度和造口并发症六个因素。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中,不论是造口治疗师还是普通护理人员应根据照顾者的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加强照顾者的照顾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论:住院癌症患者的亲属存在较严重的抑郁和焦虑。其心理健康状况
不仅受亲属自身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也受患者一般情况及病情的影响。患
者的配偶、26~50 岁年龄组、家庭经济状况差、对社会支持利用度低的亲属及癌症晚期、躯体症状多的患者的亲属是易发生不良心理应激的高危人群。
医务人员应将患者及亲属视为二联体,在治疗癌症患者时,重视对患者亲属
心理反应的观察,在对亲属实施心理干预时,应考虑到患者因素所致的影响。
医务人员需积极主动地与患者及亲属交谈,注意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
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提
高对患者的支持水平。
关键词:癌症;照顾者;心理不良应激;焦虑;抑郁;社会支持
英文摘要
目录
9
前 言
研究现状、成果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癌症的
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第 18 届国际抗癌联盟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发表
的一项报告表明,全球癌症状况将日益严重,今后 20 年新增患者人数将由目
前的每年 1000 万增加到 1500 万。据国家卫生部统计,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
癌症发病率已上升为 127 例/10 万人。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癌症患者 160 万~
170 万人,总数估计在 450 万人左右。而癌症的治疗仍是当前医学尚未解决
的难题,全球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在 660 万。2003 年我国城市居民恶性肿
瘤致死率为 94.71/10 万,成为第一位致死疾病;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患者致死
率更高,为 104.01/10 万,居全部死亡疾病之首。癌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
头号杀手,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1]
。
癌症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对于患者亲属也是严重的
应激事件,患者亲属在对抗癌症的战役中是共同受累者
[2]
。在经受亲人患癌
症的巨大打击时,亲属不但要经受亲人被疾病折磨且有可能失去亲人的心理
痛苦;还要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承担照顾患者的任务;参与决策患者治疗
方案的责任;承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及因照顾住院患病亲属而对工作和对
其他家庭成员照顾责任的影响。这些因素给患者亲属的身心健康带来极为不
利的影响。国外文献报道,患者亲属的社会心理疾病发生率等于或大于癌症
患者
[3-6]
,20-50%的癌症患者亲属可能存在情绪障碍
[7]
,直接照顾患者的亲属
生活质量明显低于间接照顾者。癌症已被认为是可以影响整个家庭的疾病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