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单元合生路(暂定名)道路工程环评报告.doc
一、总论
PAGE1
留下单元合生路(暂定名)道路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要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OFINDUSTRYEPD,ZHEJIANGPROVINCE
国环评证甲字第2007号
二0一0年九月
PAGE
PAGE7
一、项目概况
留下单元合生路(暂定名)工程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留下镇东,是连接规划一号路和天目山路的次要支路,对于完善留下单元路网结构,发挥留下镇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工程的建设将完善区块的道路交通条件及市政设施,提高路网的整体服务水平,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二、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留下单元合生路(暂定名)道路工程
建设性质:新建
总投资:1228万元
项目选址:杭州市西湖区留下单元,南起规划一号路,北至天目山路,总用地面积约4674m2。
建设内容:道路长约256米,宽12米
2.工程内容
本项目主要工程建设内容见表2-1。
表2-1工程建设内容
序号
工程内容
单位
数量
主体工程
1
道路工程
m2
4674
2
雨污水工程
m
505
配套工程
1
标志标线
项
1
2
城市家具
垃圾箱
电话亭
——
——
个
6
个
2
3
路灯工程
盏
14
3.主要技术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Ⅱ级
设计车速:30km/h
最小坡长:85m
最小纵坡:0.3%
设计标准轴载:BZZ-100
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5年
4.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线形、路幅按规划道路中心线和红线宽度设计。北起天目山路(设计起点坐标:X=82298.0226,Y=73676.3805),南至规划一号路(设计终点坐标:X=82042.8620,Y=73736.1785);道路全长256m,标准段道路红线宽12m,全线导线按照规划设置,道路全线为直线段,不设转点,不设公交停靠站。
5.纵断面设计
全线最小纵坡为0.3%,最大纵坡为4.26%;最小坡长72.074m,最大坡长190m。道路主要设计控制标高(85国家高程):
设计起点H=4.26m
桩号K0+190处H=5.065m
设计终点H=7.90m
6.横断面设计
项目规划红线宽度为12m,规划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机动车道为双向两车道。设计横断面布置如下:
2.5m(人行道)+7(车行道m)+2.5m人行道=12m(红线宽)
7.路基设计
设计考虑一般路段清除表层松散的杂填土和有机质含量高的生活垃圾土,苗圃地段须挖除厚约30cm的耕植土。路基采用宕渣回填,可满足设计承载力及稳定性要求。
8.路面设计
本项目车行道设计采用沥青砼路面结构,路面结构总厚度为92cm;人行道路面设计采用花岗岩人行道铺装。
9.管线综合
项目共布置六种管线,分别为给水、污水、雨水、电力、电信、燃气。
管线综合设计以GB50289-98《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为依据,考虑道路建成后行车的舒适性、管道日常检修及维护对交通影响降低到最低位原则,车行道下布置雨水、污水、燃气、给水管线,电力、通信等管线布置在人行道下。
10.其他设计
=1\*GB2⑴无障碍设计
依据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设计。
=2\*GB2⑵道路照明设计
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设计
=3\*GB2⑶交通设施设计
设置交通标线、标志牌、信号灯及交通监控系统。
11.项目污染源强
=1\*GB2⑴污染因子分析
表2-2主要污染因子一览表
工程阶段
污染环节
污染因子
备注
施工期
征地拆迁
建筑垃圾;扬尘:TSP;噪声:Leq(A);生态:植被、土地利用格局
短期
土石方
弃土;扬尘:TSP;噪声:Leq(A);生态:水土流失
短期
道路施工
扬尘:TSP;噪声:Leq(A);沥青烟:3、4-苯并芘、酚和THC;生态:水土流失
短期
施工营地
生活污水:CODCr、BOD5、NH3-N、SS;油烟;生活垃圾
短期
运营期
交通
汽车尾气:CO、NO2;噪声:Leq(A);地表径流:CODCr、SS、石油类
长期
=2\*GB2⑵污染源强
表2-3项目建成后主要污染源强汇总表
预测年份
2011年
2016年
日均车流量(veh/d)
1216
1568
HC(t/a)
0.745
0.961
CO(t/a)
7.009
9.038
NOx(t/a)
0.237
0.153
表2-4项目各评价时段交通噪声源强
预测年份
2012年(初期)
2019年(中期)
昼间(dB)
51.6
52.7
夜间(dB)
44
45.2
三、选址周围环境及保护目标
1.环境质量现状
为了解项目拟建址周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