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归园田居—【教学课件】.pptx

发布:2022-08-26约2.2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归园田居—【教学课件】 选择题: 如果大家走入社会,有两条道路给你们选择—— 1、做大官,有名有利。2、做农民,平平淡淡。 同学们会选择哪条路呢? 我谈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他最著名的作品为《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和谐美好,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这使得桃花源与乌托邦齐名,都代表了一个美好的幻想。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归园田居 (其一)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yìn ài zhuō fán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入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天性,本性 田园生活 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 笼中鸟 池中鱼 水潭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村落 动词,遮蔽 罗列、排列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官场生活 ①田园生活 厌恶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那个字? 归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从何而归? 官场 尘网、樊笼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羁鸟、池鱼 自己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尘网、樊笼 园田 、自然 归去如何? 诗人描写到了哪些田园景色?是如何描绘的?这些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狗吠 鸡鸣 村庄 炊烟 见 听 静 动 衬 清幽 优美 安定 和谐 和平 宁静 恬淡 舒畅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白描 手法 试从“远与近”“动与静”的角度赏析“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的写景艺术。 “草屋”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榆柳”“桃李”写出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这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画面很淡,却令人心旷神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等是静景,“狗吠”“鸡鸣”等是动景,动静结合,使得田园画面活了起来,富有农村生活气息。 白描法原是中国绘画的 传统技法之一,它要求画家 只用线条勾描,不着颜色, 不加渲染地勾画出物体的特 征。 描写景物采用白描法,是 指以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 雕饰,不加烘托,粗线条地勾 画景物轮廓的方法。采用这种 方法绘景,往往能取得以少胜 多的艺术效果。   1、巧用比喻、对比、双关等。 小结诗歌的艺术技巧 2、景物描写采用白描手法,融情于 景。 归 恋 厌 弃 田园: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狗吠 鸡鸣 官场: 尘网 闲适、幽美 归 园 田 居 恋 归 黑暗 总结:樊笼 爱丘山 自然 无尘杂 有余闲 归园田居(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 时复墟曲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归园田居(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