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电监护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心电监护仪是可以同时对患者的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脉搏等生理参数进行精密测试和测量的实用性医学仪器设备。心电监护仪广泛适用于临床的病情的监控,通过查看它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除给医护人员提供合理客观依据,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皮肤过敏
?1、原因??
(1) 患者过敏体质,电极纸粘贴部位出现皮肤过敏,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
(2) 电极纸粘贴时间过长。
2、临床表现
监护电极纸粘贴部位皮肤出现发红,起水泡甚至皮肤破损等。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及处理?
(1) 定期更换粘贴部位,清洁皮肤。
(2) 取电极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撕破皮肤。
(3) 用碘伏外涂消毒,如有水泡较大的可用无菌小针头刺破抽水,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灯照,无菌纱块覆盖换药,避免用指甲抓破皮肤。
(4) 有条件者可使用脱敏的监护电极纸。
?(二)、?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1、原因???
测量血压的袖带或夹血氧探头的部位受压时间过长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
?2、临床表现
? 局部皮肤肿胀,发绀或湿冷,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及处理??
(1)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局部循环情况,定时放松,经常更换部位,加强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对于神智不清、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2) 抬高患处,肿胀明显皮肤无破损者可行湿热敷或新鲜土豆片外敷,促进血液循环组织吸收,同时注意保暖及避免皮肤破损,防止继续受压。
?(三)、局部皮肤破损
?1、原因??
?(1) 测量血压的袖带及夹血氧探头的部位受压时间过长或松紧不当,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发生压疮。
?(2) 水肿循环不良的危重患者,测量部位受压时间过长发生压疮。
?2、临床表现
(1) 局部皮肤出现发红、发热、起水泡,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皮肤破损甚至溃疡,通常创面可见组织液渗出或血性分泌物。
(2) 清醒患者主诉局部皮肤瘙痒、疼痛或麻木感。
?3、预防及处理??
?(1) 严密观察受压部位局部循环情况,定时放松,经常更换部位,加强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记录,对于神智不清、有情感障碍的患者及婴幼儿实行床旁交接班。
(2) 用碘伏外涂消毒,如有水泡较大的可用无菌小针头刺破抽水,必要时用TDP治疗仪灯照,无菌纱块覆盖换药,按压疮护理,避免继续受压。
?(四)、焦虑
??1、原因???
?(1) 因监护仪发出的声音、在身上粘贴的电极和连接线等影响患者休息。
?(2) 因需要监护而担心病情较重和疾病治愈。
?(3) 因使用监护仪而担心医疗费用支出问题。
?(4) 监护室因不能留亲人、朋友陪伴。
??2、临床表现
? 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急躁不配合,失眠等。
?3、预防及处理??
?(1)? 加强解释沟通,关心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合理安排探视,将监护声音调小,保持环境安静,空气流通,体位安全舒适。
(2) 根据焦虑产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护理。由于焦虑是与肌肉相关联的,所以告诉患者学会自我深度松弛,令躯体放松从而使精神放松。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想象放松疗法,先由他人给予语言指导,再自行进行想象各种舒适、温暖、平静的环境。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抗焦虑药物。
?(五)、肋骨或胸骨骨折
??1、原因???
见于骨质疏松,极度消瘦的患者,因贴电极连接导联线按扣用力不当。临床少见。
?2、临床表现
? 清醒患者主诉胸骨局部疼痛或经检查证实贴电极片部位有新发生的骨折灶。
?3、预防及处理??
(1)? 贴电极片连接导联线按扣时用力得当。
(2)? 评估患者,骨质疏松、极度消瘦的患者事先将电极片与导联线按扣连接好,然后再贴到患者胸前区部位。
(3)? 选用夹式导联线与电极片的连接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