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中药治疗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气血瘀滞 【治法】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方药】 ①成药:白复康冲剂、白蚀丸、白灵片。外搽百灵酊。 ②汤药: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穿山甲、 皂角刺、三棱、莪术、夏枯草)加减。 ③单验方药:补骨脂90g,三棱、莪术、姜黄各30g,丹参20g,红花10g,共研细末,用75%酒精1000ml浸泡1周,每日3次涂搽患处。 ④合理用药: 疗程中患部宜适当日晒。 服药期间忌酒,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及酸性食品。 酒精过敏者忌用外搽剂。 补益药物滋腻,碍胃,注意应用时健脾助消化(陈皮等)。 方中多含活血药物,孕妇忌用,月经过多者慎用。 第三节 皮肤疾病中西药联合使用探讨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目的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由于许多皮肤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不太清楚,故中西医药联合应用治疗皮肤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中西药合用,提高临床疗效 慢性皮肤病如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等病期(程)长,依中医理论,“久病必瘀”。 因此,在使用西药治疗时,可酌情配伍活血化瘀类中药如桃仁、红花、丹皮、赤芍等,以增强西药的抗炎作用。 真菌感染除有传染的因素外,还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偏低有关。 临床以抗真菌西药加中药十全大补丸联合治疗真菌感染性皮肤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抗真菌药。 对病毒性皮肤病而言,抗病毒治疗与扶正中药联合使用,可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力、控制病情复发、缩短病程,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二、中西药合用减少不良反应 氨甲蝶呤是用于银屑病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然而,该药有骨髓抑制、药物性肝炎等一系列不良反应, 中药大黄、虎杖、莪术、丹皮、生熟地、紫草、川芎、丹参、红花、当归、白芷、侧柏叶等,与氨甲蝶呤同用,可以很好地抑制表皮增殖,缓解银屑病症状,减少其副作用。 激素类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疗效肯定。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会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面红、舌红少苔等症状以及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少气懒言、胃脘不适等副作用。 可及早配伍补肾、补气中药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以减轻副作用,利于病情的康复。 附:矿物药与皮肤病 砷(arsenium) 砷、三氧化二砷:Arsenic 二硫化二砷、雄黄:Arsenic disulfide 三氯化砷:Arsenic chloride 三氧化二砷、白砷、砒霜:Arsenic trioxide 三硫化二砷、雌黄:Arsenic trisulfide 慢性砷中毒(arsenism) 砷元素和硫化物对人的危害性比较低。砷对于人体的危害取决于它的水溶性,水溶性高的如三氧化二砷(即白砷或砒霜)就是一个传统毒物, 经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g 即可致死。 。 当长期过量摄入砷可引起慢性砷中毒(arsenism) 病例2 男性 39岁 主诉:全身皮疹七年,血小板减少三个月 七年前因银屑病于私人诊所就诊,口服中药(成份不详),服药两个多月后,出现眼结膜充血,全身皮肤颜色逐渐变灰黑色,并在躯干、四肢、面部出现皮肤花斑状改变,掌跖弥漫分布的点状坚实丘疹。食欲不好,体重减轻约十斤。服药两年多后,自行停药。停药后自觉头晕无力。 病例2 男性 39岁 血小板:7×109/L,骨髓穿刺示“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 。 血色素:152g/L,白细胞:7×109/L。 尿砷:5.8ng/ml(正常值为0.08mg/l) 发砷、甲砷:均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已停药四年余)。 病例3 男 52岁 因银屑病间断服用私人配制的中药偏方近 30年,四年前发现手掌足跖出现点状角化,并逐渐加重。二年前躯干出现多发暗红色斑块,经皮肤组织病理证实为原位鳞癌(Bowen’s病)。 含砷的药物 606 (砷凡那明),914(新砷凡那明),亚砷酸钾(Fowler’s液) 中药:牛黄解毒丸,牛黄消炎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至宝丹,梅花点舌丹,活血解毒丸,肥儿丸,七里散,止血散等。 含有砷剂的药物的滥用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牛黄解毒片的警示 牛黄解毒片 慢性砷中毒 ?皮肤损害 皮肤色素沉着、皮肤角化过度、疣状增生、皮肤癌 ?血液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砷中毒与 长期用药有关 砷中毒的临床表现 1.皮肤或粘膜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 2.掌跖部位的角化性皮损 3.肢端麻木(神经系统症状) 4.雷诺征(末梢血管病变). 1.心脑血管疾病 2.皮肤原位鳞癌(Bowen’s病) 3.内脏癌,主要是肺癌 4. 肝损害,甚至肝硬变 总 结 中医药学在皮肤病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证+症”结合 中药相对安全,且疗效确切,经济。 执业药师同仁应结合各自岗位特点,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指导皮肤疾病的中药治疗发挥积极作用。 血虚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