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课时提能冲关【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新教程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课时提能冲关:3.1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一、选择题
1.人们对力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很多物理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将下列三个代表人物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B.
C. D.
解析: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得出的史实和背景可知选项C正确.
答案:C
2.如图甲所示,体积相同的小铁球(如图中黑色球所示)和小塑料球(如图中白色球所示)分别用细线系于两个带盖的盛水的瓶子中,当两瓶和车一起加速向右运动时,会发生的现象最接近图乙中的哪一种情景( )
图乙
答案:B
3.一根轻绳的上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灯泡,则( )
A.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灯泡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灯泡受到的重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灯泡对绳的拉力和绳对灯泡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绳对天花板的拉力和天花板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
B.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位置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但它的惯性却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C.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了向上的推力
D.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答案:B、D
5.话说齐天大圣孙悟空被师傅赶回花果山后,闷闷不乐的他有一日飞上天庭漫无目的地到处游玩,不经意间来到一个仙洞里,洞内有一开关,写着“地球自转快慢调节器’,天性顽皮的他便将此开关向“快”那边拨了一下,使地球自转突然快了许多,此瞬间地面上的人会( )
A.头向东倒下 B.头向西倒下
C.头向南倒下 D.头向北倒下
解析:地球上的人随地球由西向东转动,若地球转速突然增大,由于惯性,人相对地球应向西倒下,选项B正确.
答案:B
6.一个榔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玻璃打碎了.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榔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榔头的作用力,所以玻璃才碎裂
B.榔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C.榔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只是由于榔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
D.因为不清楚玻璃和榔头的其他受力情况,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这里要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的问题,因为相同大小的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效果往往不同,所以不能从效果上去比较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故选项C正确.
答案:C
7.以下几种情况中,不需要对物体施加力的是( )
A.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
B.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
C.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
D.物体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
解析: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从运动变为静止,表明物体的速度大小变化;物体的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表明物体的速度方向变化.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所以,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一定受到力的作用.A、B、C错误,D正确.
答案:D
8.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
要使物体运动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要使物体静止必须有力的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运动
要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必须受不为零的合外力的作用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解析: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均错,正确;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在物体不受力时,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正确.
答案:B
9.在水平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解析:如果小车正在向左匀速运动,突然加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故B正确;如果小车正向右匀速运动,突然减速,则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速度,就会向右洒出,D正确.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
10.请根据图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
解析:从题图甲可以看出,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相对车厢有向前运动的速度,所以汽车在减速.从题图乙可以看出,乘客向后倾,说明乘客有相对车厢向后运动的速度,说明汽车在加速.
答案:见解析
11.(2012年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一辆卡车后面用轻绳拖着质量为m的物体A,A与地面的摩擦不计.
(1)当卡车以a1=g的加速度运动时,绳的拉力为mg,则A对地面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