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发布:2025-03-19约2.4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本培养方案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2)培养规格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原则、流程、方法和模式等;熟悉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企业中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作用。

(3)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政治素质,要求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二是业务素质,要求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三是创新素质,鼓励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四是实践素质,通过实习和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以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共设置18门专业核心课程,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其中,基础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等,旨在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管理和法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等,共计12门,占比66.7%。此外,选修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薪酬福利管理》等,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在课程设置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课程占总课程比例的40%。如《人力资源管理综合实训》课程,通过模拟企业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设置《企业实习》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8周的全日制实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就业竞争力。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实习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课程体系设置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此,开设了《国际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引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同时,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如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等,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机会。此外,每年举办2-3场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据统计,近年来我校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15%。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1)实践教学是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实施了以下措施:一是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如模拟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供真实的职场环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应用专业知识。二是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如与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据统计,近三年,我校学生参与校外实习的比例达到95%以上。

(2)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设置了创新实验课程,如《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验》,鼓励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此外,每年举办“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赛”,以团队形式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例如,2019年,我校学生在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近三年,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数量达到150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3)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通过开设《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等跨学科课程,使学生掌握跨学科知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国际学术竞赛等。例如,2020年,我校学生在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展现了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此外,我们还设立了“创新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近三年,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基金支持的项目达到20余项,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四、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1)教学管理方面,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课程评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满意度调查等,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性和针对性。通过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实施教学质量奖惩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