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ppt

发布:2024-03-03约8.24千字共7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气体分解爆炸气体分子分解过程中,有时会发热而发生分解爆炸。如纯净的压缩乙炔,不与空气混合,若有火源,则分解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同时也会发热而发生爆炸。除乙炔外,环氧乙烷、乙烯、叠氮化氢、臭氧等(3)粉尘爆炸指可燃性固体的细微粉尘分散在空气等助燃性气体中,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被引火源引爆。如镁粉、铝粉、面粉、煤粉、木粉、塑料粉等。第3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粉尘着火爆炸的条件1)可燃性2)微粉尘状态;3)在助燃性气体(空气)中搅拌和流动;4)存在点火源;第3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粉尘爆炸的特征A、燃烧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破坏力和烧毁程度大;B、产生的能量是气体爆炸的数倍,温度可上升到2000-3000℃左右,这是因为单位体积内碳氢化合物多。粉尘爆炸首先出现爆炸,过0.1-0.2s后,形成火焰,在常温常压下,火焰波初期速度为2-3m/s,因燃烧粉尘的膨胀,继而压力上升,其速度以加速度增加。由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传播速度约为300m/s,并且随火焰速度的上升而上升,比火焰速度快得多。第33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C、爆炸粒子四面飞散燃烧,受其作用的可燃物产生局部的严重炭化,特别是碰到人体时造成严重烧伤;D、最初局部性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得周围粉尘飞舞,会造成二次、三次爆炸,增大了损害;E、与气体相比,粉尘易引起不完全燃烧,含不完全燃烧的气体里,存在大量一氧化碳,最有有引起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第34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粉尘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发热量大、挥发性大的粉尘爆炸性大。粒度及粒度分布。平均粒子直径越小,密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表面能越大,爆炸性越大。粒子形状和表面状态。水分。粉尘中存在的水分抑制了粉尘的浮游性。第35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4)危险性混合物质的爆炸——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或接触时,由于受到冲击或加热,或是混合物相互进行化学反应而发生的爆炸,如黑火药等(5)爆炸性化合物的爆炸——指化学合成炸药在制造、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第36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6)蒸气爆炸——指液体(包括液化气体)处于过热状态时,瞬间急剧蒸发汽化引起的爆炸。液体的过热状态有两种:当液体接触高温物体时,两者的温差使得大量热从高温物体的表面移至液体,导致液体瞬间变为过热状态;高压容器内的液体,由于泄漏而使得内压急剧下降时,打破了液体的蒸气压平衡,瞬时变成不稳定的过热状态容易引起蒸气爆炸。(7)雾滴爆炸——可燃液体的雾滴和蒸气-空气混合物浓度极限是近似相等的。第37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6、化学爆炸三要素1、反应的放热性;2、反应的快速性;3、生成气体产物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38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7、燃烧与爆炸的区别燃烧和爆炸都是迅速的氧化过程,它们有以下区别:1、一般燃料的燃烧需要外界提供助燃的氧,而炸药的化学组成或混合组分中含有较丰富的氧元素或氧化剂,发生爆炸变化时无需外界的氧参与反应,爆炸就是瞬间的剧烈燃烧反应。2、燃烧的传播是依靠传热进行的,而爆炸的传播是依靠冲击波进行的。第39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8、燃烧转化为爆炸的条件固体或液体炸药由燃烧转化为爆炸的主要条件有以下三条:1、炸药处于密闭状态下,燃烧产生的高温气体增大了压力,使燃烧转化为爆炸;2、燃烧面积不断增大,使燃速加快,形成冲击波,从而使燃烧转化为爆炸。3、药量较大时,炸药燃烧形成的高温反应区将热量传给了尚未反应的炸药,使其余的炸药受热而爆炸。第40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9、爆炸极限爆炸极限定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简称爆炸极限。第41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CO空气混合物12.5%不燃不爆=12.5%轻度燃爆燃爆逐渐增强=30%左右燃爆最强烈燃爆逐渐减弱=80%轻度燃爆80%不燃不爆第42页,课件共79页,创作于2023年2月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2NH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