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财务管理制度.docx
?一、总则
1.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所属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
3.基本原则
公司财务管理遵循合法性、系统性、规范性、效益性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财务独立核算的财务管理体制。
二、财务机构与人员
1.财务机构设置
公司设立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内部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2.财务人员配备
公司配备具备专业资格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熟悉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制度,熟练掌握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技能。财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财务人员职责
-财务负责人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战略规划,参与公司重大决策,审核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监督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协调与外部相关部门的关系等。
-会计人员职责:负责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登记账簿,保管会计档案,办理税务申报和缴纳等。
-出纳人员职责:负责公司的资金收付和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工作,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和银行结算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三、财务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原则
财务预算编制应遵循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积极稳健、统筹兼顾的原则,结合公司的战略规划、经营目标和市场形势,科学合理地预测各项收入和支出。
2.预算编制程序
-下达预算编制通知:每年[具体时间],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向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下达年度预算编制通知,明确预算编制的范围、内容、方法、时间要求等。
-各部门编制预算草案:各部门根据公司下达的预算编制通知,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本部门的年度预算草案,并于[规定时间]前报公司财务管理部门。
-财务管理部门审核与汇总: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部门上报的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预算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各部门根据修改意见进行调整后重新上报。财务管理部门对审核通过的预算草案进行汇总,编制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草案。
-预算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草案经公司管理层审核后,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批准。
3.预算执行与控制
-分解预算指标:公司将经批准的年度财务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并明确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的预算执行责任。
-建立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对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因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预算指标无法实现时,各部门、各子公司、分公司应及时提出预算调整申请,经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审核后,报公司管理层审批。
四、收入管理
1.收入范围
公司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等。主营业务收入是指公司在其主要经营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如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等;其他业务收入是指公司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出租固定资产收入、出租无形资产收入等;营业外收入是指公司发生的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等。
2.收入确认原则
公司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确认收入。销售商品收入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公司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公司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公司;
-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提供劳务收入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3.收入核算与管理
-建立收入台账:公司财务管理部门应建立收入台账,详细记录各项收入的取得时间、金额、来源、客户等信息,确保收入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公司销售部门应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