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培优训练 (38).doc
提能训练练案[38]
一、选择题
(2025·保定模拟)2024年杭州市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实现从特大城市到超大城市的大跨越”。这是我国第10座(不含港澳台地区)超大城市,其余9座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东莞市、武汉市。据此完成1~2题。
1.杭州城区人口突破千万,主要得益于()
A.户籍制度宽松 B.生活成本较低
C.经济发展较快 D.竞争压力较小
2.我国10座超大城市中,东莞市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且男性比女性约多出30%,最可能是因为该市()
A.产业结构重型化 B.能源资源丰富
C.受广州辐射影响 D.生育观念落后
[答案]1.C2.A
[解析]第1题,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杭州近些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生活水平高,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使得该市城区人口突破千万,C正确;户籍制度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杭州房价高,生活成本较高、竞争压力较大,B、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材料可知,东莞市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说明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人口机械增长,与生育观念关系不大,D错误;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外来人口流入量大,流入人口性别一般与当地产业结构有关,男性比女性约多出30%,最可能是因为该市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对男性劳动力需求较多,与受广州辐射影响关系不大,A正确,C错误;东莞能源资源不丰富,B错误。故选A。
(2025·八省联考内蒙古卷)随着中国人口形势的变化,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人口总量变化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全国人口迁移格局也在发生变化。下表显示2023年海南、贵州、辽宁和安徽四省份总人口(常住人口)、人口变化、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数量。完成3~4题。
省份
常住人口/万人
与上一年比人口变化/万人
出生人口/万人
死亡人口/万人
海南
1043
16
9.6
6.7
贵州
3865
9
41.1
30.0
辽宁
4182
-15
17.0
40.6
安徽
6121
-6
39.5
52.4
3.表中各省份人口变化表现为()
A.海南省总人口增长,人口净流出
B.贵州省总人口增长,人口净流入
C.辽宁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净流入
D.安徽省总人口减少,人口净流出
4.为吸引外来人口,贵州省可采取的对策是()
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②深化户籍制度改革③促进中小城镇发展④加强生育配套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3.C4.A
[解析]第3题,由表格可知,辽宁总人口减少,从自然增长来看,人口减少了23.6万人,而实际减少15万人,说明人口机械增长表现为人口净流入,C正确;海南人口自然增长2.9万,实际增长16万,说明人口净流入,A错误;贵州人口自然增长11.1万,实际增长9万,说明人口净流出,B错误;安徽自然增长-12.9万,实际-6万,说明是人口净流入,D错误。故选C。第4题,贵州人口自然增长11.1万,实际增长9万,说明人口净流出,为吸引外来人口可以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迁入,①正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鼓励外来人口落户,有利于吸引人口迁入,②正确;贵州中小城镇对贵州省外人口吸引力较小,贵州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加强生育配套支持对外来人口吸引力不大,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2020年常住人口和省外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图。完成5~6题。
5.该省2020年省外流入人口主要从事()
A.农业 B.制造业
C.金融服务业 D.科技服务业
6.省外流入人口会提高该省()
A.劳动力价格 B.老龄化程度
C.城镇化水平 D.受教育程度
[答案]5.B6.C
[解析]第5题,结合省外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图可知,省外流入人口以高中、初中(占比最大)、小学及以下为主,知识素养较弱,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中以制造业为代表,B正确;流入人口多为农业劳动剩余人口,一般不在外省从事农业活动,A错误;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C、D错误。第6题,省外流入人口多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劳动力涌入,工厂招工饱和,会使劳动力价格下降,A错误;多为青壮年劳动力,使老年人口占比减小,有助于缓解老龄化程度,B错误;劳动力涌入,促进工业化发展,促进城镇化水平提升,C正确;流入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不会提升该省受教育程度,D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流动,各地区人口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显示某市2020年流动人口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和2010年与2020年流动人口性别比(100位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