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培优训练 (56).doc
提能训练练案[56]
一、选择题
(2025·江西鹰潭高三期末)东江发源于江西赣州,流经江西、广东两省,是广州、深圳等地的重要水源。2023年6月,广东与江西签订第三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协议约定,东江流域出境水质若保持达标,赣州市将获得广东省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并用于绿化造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据此完成1~2题。
1.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意义是()
A.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 B.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C.缩小流域内经济差异 D.实现水资源区域调配
2.下列省份之间最可能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是()
A.山西、辽宁 B.宁夏、河北
C.广西、四川 D.河南、山东
[答案]1.B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根据协议约定,东江流域出境水质若保持达标,赣州市将获得广东省一定比例的补助资金,并用于绿化造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项目。结合所学知识,江西省位于广东省的上游地区,故该协议可以保障珠三角地区用水的水质需求,而通过生态补偿也有利于东江上游的生态保护,从而促进了流域的可持续发展,B正确;水资源的短缺取决于供需矛盾,与生态补偿无关,A错误;生态补偿协议没有对经济发展和调水进行约定,C、D错误。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应为河流相对上下游的省份。结合所学知识,河南位于山东的上游,最可能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D正确;山西与辽宁、宁夏和河北、广西与四川不存在上下游方向关系,A、B、C错误。故选D。
2024年6月21日,黄河小浪底水库加大下泄流量,标志着入汛前黄河调水调沙工作的正式启动。本轮调水调沙,联合调度了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和小浪底上游支流的部分水库。下图示意黄河干流部分水利工程。据此完成3~4题。
3.本轮调水调沙的主要目的有()
①对水库和下游主河槽泥沙冲刷②加快实现库区旅游水质提升③为黄河流域防汛腾出水库库容④向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补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本次调水调沙中,联合调度支流部分水库在小浪底水库排沙期下泄清水,主要为了()
A.增加小浪底水库来水,消除水库生产用水安全
B.加大对下游河道冲刷,增大行洪过沙能力
C.稀释小浪底水库含沙量,减轻水库内水体污染
D.稳定小浪底水库库容,保证水库发电用水
[答案]3.C4.B
[解析]第3题,调水调沙可实现为汛期腾出库容、库区泥沙排出和对下游河道进行冲淤的作用,调水调沙前,汛期未到,水库又以蓄水为主(便于大水流冲刷库底和下游河道的泥沙),①③正确;黄河三角洲生态用水可能存在阶段性减少,调水调沙还可以起到对黄河三角洲生态补水作用,④正确;对水质的影响较小,排除②。①③④正确,故选C。第4题,清水含沙量小,对库底和河道泥沙冲刷效果强,能增大黄河的行洪过沙能力,以提高调水调沙的效率,B正确。A、C、D三项不是其意图所在,故选B。
下图为某河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甲、乙、丙为该河干流沿线三个地区。据此完成5~7题。
5.下列有关该流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迎风坡,夏季降水多
B.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C.地形以平原为主
D.地势起伏较大
6.该流域早期开发中,植被破坏严重,会导致()
A.甲地区河水泛滥严重
B.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
C.丙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D.全流域河流水污染严重
7.下列关于该流域治理措施的叙述,合理的是()
A.甲地区修建大坝,改善航运
B.乙地区修建大坝,调节径流
C.丙地区修建大坝,减轻洪涝
D.全流域梯级开发,保持水土
[答案]5.D6.B7.D
[解析]第5题,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流域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此地冬末春初降水多,夏季降水相对较少,A错误;该河干流由东北流向西南后流向西北,B错误;由图中等高线可知,该流域等高线密集,海拔相对较高,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C错误,D正确。故选D。第6题,甲地区位于河流的上游,植被破坏不会使甲地区河水泛滥,A错误;乙地区位于山区,植被破坏会使植被保持水土功能下降,使乙地区河流含沙量增多,B正确;丙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不易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但植被破坏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使丙地区因河道淤积导致河水泛滥,C错误;水污染与植被破坏关系不密切,D错误。故选B。第7题,甲地区位于河流发源地,应保护植被生态,且河流源头水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A错误;乙地区虽然可修建大坝调节径流,但是仅在乙地修建大坝,对于整个流域内的治理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B错误;丙地区位于河谷平原,地形平坦,不利于修建大坝,C错误;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措施是全流域梯级开发,这样才能将全流域的开发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以发挥最大效益,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