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届陕西省汉台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7约6.5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届陕西省汉台中学高考考前提分历史仿真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2.清代中叶,长江下游地区人口饱和,粮食出产不足以养活当地人口,于是当地农民不得不寻找出路,向长江中游移民,出现了“江西填湖广”的人口迁移运动。这

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 D.动摇了江浙的经济地位

3.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

4.“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体现了普罗塔哥拉鲜明的反传统倾向,它既否定了传统的神本主义,也破除了绝对权威主义。下列与普氏观点最接近的说法是:()

A.“格物致知” B.“知识即感觉”

C.“因信称义” D.“知识即美德”

5.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立的机构是

A.刺史 B.中书省 C.内阁 D.参知政事

6.《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上述材料反映了

A.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古代农业注意因地制宜

C.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7.下表反映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表中年平均生产增长率的变化促使各国

时期

美国

英国

法国

1963年~1973年

1.9%

3.8%

4.6%

1974年~1979年

-0.1%

0.8%

2.7%

A.加大力度干预经济 B.扩大工业生产以减少失业

C.极力稳定商品价格 D.重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8.十八大以来中国实施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这表明当今中国

A.致力于加强亚洲各国的合作

B.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主导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

D.极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全面合作

9.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彰显了科学家用想象力构造理论的自由,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20世纪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兴起了构造主义,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建构主文。这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人的思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基础

C.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

D.科学思想可全盘照搬到其他领域

10.公元659年武后颁布《姓氏录》,完全以官员品级和声望为基础。武后去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私家的族谱编写活动都被重申以大族声望而不以唐朝官阶为基础。这说明当时

A.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B.宗法制度根深蒂固

C.武后政治改革失败 D.门阀政治影响深远

11.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观察如图,下列项中的经济文化现象与图中地点对应正确的

①地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地名窑以其产品的质量闻名天下

③地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④地为朱熹、陆九渊讲学之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12.汉代流行的“深衣将人的身体掩盖得严严实实(左图)。东晋南朝,江南上层社会流行男装宽袍大袖,女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叠(右图)。促成这种服饰式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耕经济的发展 B.审美水平的提升

C.政局的相对安定 D.社会思想的变动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材料1945~1955年,英国加大对防务战略系统的调整力度。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英国采取的协调战略对后世有很大影响。英苏分属欧洲两端,战后初期,两国分别将东欧和西欧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英美战略目标存在明显差异,英、美、苏在战后安排和计划上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英国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