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维护.ppt

发布:2017-08-15约3.41千字共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使用及管理 张静 输液港的概念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venous port, VPA)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centeal venous port access system, CVPAS)。 是一种可植入式皮下、长期留置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主要由供穿刺的注射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治疗、输血、血样采集等。 输液港的临床意义 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及难度,同时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克服了静脉留置针无法长期留置的难题,是患者静脉输液的永久性通道。 静脉输液港的组成-注射港体及静脉导管 输液港的适应症 需长期静脉输液者; 肿瘤化疗; 完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 输液港的禁忌症 出现或可疑相关感染、菌血症或脓毒症 患者体型太小,不适于容纳植入设备 患者已知或可疑对设备包装内的材料过敏 合并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病 预期插入部位有放疗史 预期放置部位既往血栓形成或血管外科手术史 局部软组织因素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或放置 输液港的植入方法 医生在局部麻醉下用穿刺针自锁骨下缘锁骨中外1/3处进锁骨下静脉,并在导丝的指引下将导管放入血管,导管头端的最佳位置是在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的地方;导管留置到位后,再建立皮下隧道和皮袋,以固定输液港的注射座。 部位 锁骨下窝是埋置VPA注射座的良好选择,实际情况要根据个体差异,目的为不影响注射座的稳定性及患者的活动,埋置注射座处的皮下组织厚度0.5~1.5cm为宜。 静脉输液港的位置-植入皮下 输液港的使用 评估 物品准备 消毒 穿刺 固定 应用 评估 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 提醒患者穿刺时会有疼痛感(穿刺时疼痛感会随时间而减低,必要时可使用表面麻醉). 评估 物品准备 换药包:弯盘2个、小药杯2个、孔巾1块 、中方纱1块、镊子1把、棉球6个 其它物品:无损伤针、肝素帽(正压接头)、透明敷贴、无菌剪刀、无菌手套、20ml注射器、头皮针、无菌生理盐水100ml、100U/ml肝素盐水、胶布、75%酒精、0.5%碘伏 无损伤针简介 蝶翼针输液套件的特点: 小针座 容易固定 使用舒适 消毒 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先酒精再碘伏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皮肤三遍,半径约10~12cm。 穿刺 右手找到输液港的位置,确认注射座边缘, 以右手的拇指、食指与中指呈三角形,将VPA拱起,确定此三指的中央为穿刺点, 针头从中点处垂直刺入穿刺隔直达储槽的底部, 回抽血液确认针头位置无误后接注射器进行药物注射、抽血或接输液器、输液泵进行静脉滴注。 穿刺 穿刺插针注意事项 针头必须垂直刺入,以免针尖刺入输液港侧壁。 穿刺动作轻柔,感觉有阻力不可强行进针,以免针尖与注射座底部推磨,形成倒钩。 注射、给药前应抽回血确认位置。若抽不到回血,可注入 5ml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 穿刺成功后,应妥善固定穿刺针,不可任意摆动,防止穿刺针从穿刺隔中脱出。 固定 应用 采血 穿刺成功后,用10ml注射器抽出至少5ml血液并弃置。 换一新的20ml注射器抽足量血标本。 血样采集完成后,立即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充分冲洗导管。 将血样注入采集试管中。 注意事项 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进行注射。 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药物时,应使用10ml以上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对输液港进行适时的冲洗,以防止因药物化学成分不同而产生的沉淀。 加强巡视,查看注射部位有无渗液,肿胀现象。尤其注射化疗药物时,须边推注药物边检查回血,以防药物外渗。 妥善固定无损伤针,以防脱出。 输液港的维护 冲管、封管 更换敷料 拔针 健康宣教 冲管、封管 脉冲式冲管: 有节律地推动注射器活塞,推 一下,停一下,使盐水产生小漩 涡,冲洗干净储液槽及导管壁 正压封管:   当冲管液剩下最后0.5ml时, 为维持系统内的正压,应以一手固 定注射座,另一手推着注射器的活 塞拔针 在非治疗期间,应每月冲管封管1次,维护的同时进行细致的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给予处理。 有用的技巧 更换敷料 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以输液港注射座为中心先酒精再碘伏由内向外,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螺旋状消毒皮肤三遍,范围10×12cm,待干。 注意无损伤针翼下方的消毒,用酒精、碘伏棉球(签)擦拭无损伤针及延长管部分。 治疗期间,每周更换敷料一次,如有脱落或渗液渗血,随时更换。  更换敷料 拔针 为防止少量血液返流回导管尖端而发生导管堵塞, 拔针应轻柔。当注入的生理盐水剩下最后0.5ml 时即开始拔针 拔针时用两指固定泵体 健康宣教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输液港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灼热感、疼痛等炎性反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