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检测技术试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电气测试技术
学院名称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刘 恒
学生学号 3201106050504
指导教师 王洪辉
实验地点 逸夫楼6C801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 年 十二月
填写说明
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格式要求: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学生实验 心得 完成电气检测技术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在实验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电气量测试的原理以及各个敏感元件的作用。作为电气专业的学生,在电气量测量上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通过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实验,我掌握了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可以除实验仪器造成的误差,减小线性误差等知识。在热电偶实验里,巩固了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了温度测量传感器的基本结构,以及热电偶参比端的温度补偿方法。这次实验的圆满完成感谢老师的细心教诲与指导。在实验过程中为我们耐心解答。上电气测试实验,这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技术,为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
学生(签名):刘恒
2014年12 月 23日 指导
教师
评语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实验一 金属箔式应变片性能—单臂电桥
(910型 998B型)
实验目的
(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
(2) 观察了解箔式应变片的结构及粘贴方式;
(3) 测试应变梁变形的应变输出;
(4) 熟悉传感器常用参数的计算方法。
1.2 实验原理
本实验说明箔式应变片及单臂单桥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情况。应变片是最常用的测力传感元件。当用应变片测试时,应变片要牢固地粘贴在测试体表面,当测件受力发生形变,应变片的敏感栅随同变形,其电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测量电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显示。
电桥电路是最常用的非电量电测电路中的一种,当电桥平衡时,桥路对臂电阻乘积相等,电桥输出为零,在桥臂四个电阻R1、R2、R3、R4中,电阻的相对变化率分别为、差动状态工作,则有;用四个应变片组成二个差对工作,且 R1=R2=R3=R4=R,。
由此可知,单臂、半桥、全桥电路的灵敏度依次增大。
所需单元及部件:直流稳压电源、差动放大器、双平衡梁、测微头、一片应变片、F/V表、主、副电源。
旋转初始位置:直流稳压电源打到2V档,F/V表打到2V档,差动放大增益最大。
1.3 实验步骤
1.3.1
了解所需单元、部件在试验仪上的所在位置,观察梁上的应变片,应变片为棕色衬底箔式结构小方薄片。上下二片梁的外表面各贴二片受力应变片和一片补偿应变片,测微头在双平行梁前面的支座上,可以上、下、前、后、左、右调节。
1.3.2
将差动放大器调零:用连线将差动放大器的正(+)、负(-)、地短接。将差动放大器的输出端与F/V表的输入插口Vi相连;开启主、副电源;调节差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