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找骆驼》教学设计②.doc

发布:2018-07-08约2.6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找骆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读懂课文。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4.学习老人是如何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教学重点】? 1、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2、理解重点词句。【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为什么没看到骆驼却把骆驼的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学习内容分析】?《找骆驼》是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五册第4单元的一篇课内阅读课文。本文是通过一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正确分析判断,使商人找到骆驼的事,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多观察,多分析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的寓意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课文共11自然段,运用人物对话的形式,按“丢骆驼——找骆驼——找到骆驼”的顺序,步步深入,故事富有哲理,是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学情分析】? 教师的可设计的再好。也要符合学生的情况,在设计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本班学生的情况进行了一下简单的分析,我了解到学生预习的很充分,对课文的内容有了简单得了解,但不具体。学生再朗读时情感投入不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策略】? 有人说过:“教无定法”但是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求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设计,要适当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随时调整,以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发展的需要因此设计本课采用的教法如下:? 1.情境教学法:我班孩子共有的特点就是有好奇心、爱探索、易感染容易被新鲜的事物和动态的东西所吸引,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因此在教学中以图文结合、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创设情境辅助教学。? 2.以读代讲法:在语文能力体系中,,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读书是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让学生有层次的读,尽情地读,力求读出对课文的独特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课。? (板书课题、齐读。)?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商人究竟走失了一只什么样的骆驼?商人最后又是怎样找到骆驼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1~8小节:? 1.听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到底有什么特点?? 板书:左脚跛左边驮蜜,右边驮米缺一颗牙齿? 2.从课文中哪个地方最容易找到这些特点?(1~8小节)? 你能分清哪几句是老人问的,哪几句是商人说的吗?? (1)分角色朗读:同桌练习——指名表演? 引导评议为什么读得好(读出了语气的变化)? (2)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要求:(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如:“谁说”或“谁怎样地说”。? (读一读)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3)交流朗读,学生点评。? (4)刚才我们用两种方法来朗读了对话部分,你认为提示语还是不加好呢?为什么?(两人说话时,没有第三人,可省略提示语,在本课中省略提示语使文章语言简洁,对话紧凑,更能表达商人急切心情)? 3.集体朗读1~8小节? (二)学习课文9、10小节? 1.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 2.请同学们读课文的第10小节,找出有关句子。(学生交流)? 3.读了这些句子,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板书:看见……知道……;看见……想……;看见……知道……? 4.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有这些特点的呢?你能用上“因为……所以……”说说吗?? 师:如果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呢?你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的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那是因为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少了一颗牙齿,那是因为___________。?5.老人是怎么得出结论的?? 板书: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得出结论? 6.教师小结:? 这有深有浅的脚印,星星点点的米、蜜和树叶上留着的牙印,一般人是不会注意到的。你看,连正在寻找骆驼的商人自己都没有注意到。可是老人都看见了。可见,老人的观察是很仔细的。正因为老人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才知道了骆驼的三个特点。? 7.师:老人前面说的是骆驼的特点,后面说这只骆驼往哪儿去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是用什么词连接起来的?(至于)? 读读老人的最后一句话,学生可以质疑:老人为什么让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如果根据漏落在地上的米和蜜、骆驼啃过的树叶能不能找到骆驼?为什么?? 让我们学着老人,用“不紧不慢”的语气向商人作解释和指点。? (三)学习课文11小节。? 1.商人找到骆驼了吗?从哪里看出来?? 2.“果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3.启发学生思考:学到这里,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